贈歐陽伯威
歐子扶親喪,崎嶇度湘??。
豈無當涂人,孰肯為封傳。
跣足行萬里,僅能及鄉縣。
埋玉謀荒山,此計墮彌漫。
世無郭元振,一舉四十萬。
積微會眾力,庶可咄嗟辦。
歐子扶親喪,崎嶇度湘??。
豈無當涂人,孰肯為封傳。
跣足行萬里,僅能及鄉縣。
埋玉謀荒山,此計墮彌漫。
世無郭元振,一舉四十萬。
積微會眾力,庶可咄嗟辦。
歐陽先生護送親人的靈柩,艱難地翻越湘地的山巒。難道沒有當道有權勢的人嗎?可誰肯為他開具通行憑證。他光著腳行走萬里,才好不容易到達家鄉所在的縣。想在荒山中埋葬親人,可這個計劃卻陷入困境。世上沒有像郭元振那樣的人,能一下子拿出四十萬錢來助人。只能一點點積累眾人的力量,或許能在短時間內把事情辦好。
扶親喪:護送親人的靈柩。
崎嶇:形容山路不平,比喻處境艱難。
湘??(yǎn):湘地的山巒。
當涂人:當道有權勢的人。
封傳:古時官府所發的出境及乘坐傳車的憑證。
跣(xiǎn)足:光著腳。
埋玉:指埋葬親人。
郭元振:唐代名將,曾拿出四十萬錢幫助他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歐陽伯威護送親人靈柩返鄉遇到諸多困難,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反映出當時社會人情淡薄,助人者少的社會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同情歐陽伯威的不幸遭遇,批判社會的冷漠。其突出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合,用質樸語言表達真摯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和詩人的人文關懷。
帝德誕敷,
銷爍群慝。
近悅遠來,
惟圣時克。
玉振金聲,
治功興起。
韶箾象之,
盡善盡美。
珩璜之貴,袆褕之尊。
天作之合,內治慈溫。
元良鐘慶,祉福乾坤。
以享以祀,事亡如存。
耒耜肇興,自神農氏。
稼穡滋殖,為農者始。
作配明祀,奠以告虔。
萬世佃漁,帝功卓然。
躬茲孝享,禮備樂成。
神登于俎,祝導于祊。
展牲肥腯,奏格和平。
靈其昭格,肅僾凝情。
工祝升階,
賓尸在位。
祗達孝思,
允修毖祀。
顯相有儀,
克恭乃事。
儼恪其容,
通此精意。
有碩其牲,登于大房。
肅展以享,庶幾迪嘗。
匪腯是告,我民其康。
保艾爾后,垂休無疆。
歲逢有年,
月旅無射。
我將我饗,
如幾如式。
肅爾臣工,
諧爾金石。
本原休功,
垂裕罔極。
維皇齊居,承神其初。
颙颙昂昂,龍步云趨。
景鐘鏗如,肅覲清都。
肸蚃之交,神人用孚。
上帝監觀,維仁是依。繼世修德,皇心顧之。
其顧伊何,在彼冀方。施于子孫,降福穰穰。
恭承明祀,
嘉薦令芳。
亦有桂酒,
誠愨是將。
瑟瓚以酌,
效懽厥觴。
庶乎燕享,
永懷不忘。
上帝錫羨,寔生婉淑。
輔佐神皇,寵膺天祿。
誕育泰陵,劬勞顧復。
于昭徽音,久而彌郁。
膴膴郊原,
茫茫宇縣。
畫野分疆,
禹功疏奠。
靈祇是臻,
豆籩祗薦。
幽贊皇圖,
視之不見。
彼渦之壤,指李之區。
千乘萬騎,來朝密都。
躬陳芳薦,款接仙輿。
飲酒受福,永耀鴻圖。
農為政本,
食乃民天。
神農氏作,
民始力田。
先嗇之配,
禮報則然。
有幣將之,
維以告虔。
谷資土養,民頼谷生。
功利之博,莫之與京。
式嚴祠壇,因物薦誠。
禮具樂奏,惟神顧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