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 皇帝入門用《干安》。
維皇齊居,承神其初。
颙颙昂昂,龍步云趨。
景鐘鏗如,肅覲清都。
肸蚃之交,神人用孚。
維皇齊居,承神其初。
颙颙昂昂,龍步云趨。
景鐘鏗如,肅覲清都。
肸蚃之交,神人用孚。
帝王齋戒居處,承接神靈初始。儀容莊重威嚴,步伐如龍騰云。景鐘鏗鏘作響,恭敬覲見清都。神靈感應相交,神人彼此信服。
齊居:同"齋居",指齋戒居住,古代祭祀前清心潔身的準備。
颙颙(yóng yóng)昂昂:形容莊重嚴肅、氣宇軒昂的樣子。
龍步云趨:帝王步伐威嚴,如龍騰云般從容莊重。
景鐘:古代大型編鐘,用于祭祀等重大禮儀。
肸蚃(xī xiǎng):指神靈感應時的微妙氣息,亦指神靈降臨。
孚(fú):信任、信服,此處指神與人的心意相通。
此為宋代高宗朝郊祀前祭祀景靈宮的禮儀樂章,屬《干安》樂調,用于皇帝入門環節。宋代郊祀禮儀繁復,景靈宮為供奉歷代帝后神像之地,此類樂章旨在通過音樂與儀軌強化皇權與神權的聯結,體現對祖先及天地的尊崇。
全詩圍繞皇帝祭祀入門儀式展開,以簡練語言勾勒莊重場景,既展現宋代宮廷祭祀的嚴謹規范,也反映帝王借祭祀鞏固統治合法性的政治意圖,是研究宋代禮樂制度與文學關系的重要文本。
城頭曉色艷新晴,十里溪橋送客行。
花底四筵酬勸好,柳邊飛蓋往來輕。
平疇麥浪翻風綠,深樹鶯簧隔水清。
歸道不勞松下喝,故應驄馬避前程。
竹間僅有屋三楹,雖號吾廬實客亭。已斷雨聲重點滴,欲殘燈影更晶熒。酒惟排悶難中圣,茶卻名家可作經。頭眩減來還病蹇,何時徹底得康寧。
身似蝸牛粗有廬,卻緣無用得安居。地爐封火欺寒雨,紙閣油窗見細書。蕎熟山僧分馎饦,船來溪友餉薪樗。閉門莫笑衰頹甚,讀易論詩亦未疏。
山近氣常聚,林深風漫吹。非因朝作夢,因為雨催詩。
窗幔垂還入,爐薰散不移。從龍今出岫,舒卷共相宜。
明秀樓前青柳條,
錦水坊下赤欄橋。
東郊酒伴能來往,
出飲乘晴不待招。
賣菜深村婦,
休嗟所獲微。
蕪菁勝乳滑,
萊菔似羔肥。
橐里腰錢去,
街頭買肉歸。
種蔬勝種稻,
得米不憂饑。
爾去褒斜道,秦關兵尚多。
難堪兒女意,其奈鼓鼙何?
戰地驚鴻雁,秋閨怨駱駝。
愿聞邊火息,歸計莫蹉跎。
邊地風高夜氣嚴,
鄉心無奈客愁添。
酒酣不語挑燈坐,
明月斜穿席芨簾。
日落秋蟬噪柳津
為傷風露咽聲頻
送晴送雨江亭外
偏感舟行晚泊人
踞嶺何崔嵬,限界兩縣境。
上嶺如登天,下嶺如歷井。
亂石恣巉巖,使我心獨警。
荷負畏顛蹶,驊騮失馳騁。
烈風鼓長松,陰云結秋暝。
塵衣思一振,側帽不復整。
險阻須備嘗,且莫悲斷梗。
雙眼足壯觀,不覺過此嶺。
雖然跋涉勞,野趣幸管領。
紀行無好詩,聊以殺風景。
江北有大洲,
洲上堪力耕。
此中宜五谷,
不及西陽城。
城畔多野桑,
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
此外何所望。
少年藝苑喜同攀
老別那堪兩鬢斑
南國書來投佩好
西秦夢繞報瓊艱
微名我自慚雞肋
早隱君應戀鳳山
惆悵故人天際遠
幾時攜手解愁顏
倦客池塘殘夢在,秋聲不是春聲。小屏風上數行程。三危玄趾,關塞不分明。
樓閣平蕪天遠近,長宵圓月孤清。夜闌珍重短檠燈。對床病叟,攲枕話平生。
斯文未喪任居夷,
豪杰能興豈在師?
孔里衣冠通寤寐,
朱波山水付嗟咨。
天無私覆從知圣,
才不虛生要為時。
南下惜無三日暇,
與君論學更論詩。
此花合是真仙謫,墮在君家盆盎中。
并亸赪肩笑含露,相翻翠袖舞回風。
雙頭綰就同心結,千瓣妝成一捻紅。
羞殺趙家親姊妹,兩心偏妒不相通。
西來江水浮天遠,
臥看飛鴻入杳冥。
云過有山皆點點,
潮回無地不青青。
風光浩蕩連淮海,
氣象高寒近日星。
醉里不禁頻極目,
敔峰如黛涕先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