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八首 再詣圣祖位用《干安》。
歲逢有年,
月旅無射。
我將我饗,
如幾如式。
肅爾臣工,
諧爾金石。
本原休功,
垂裕罔極。
歲逢有年,
月旅無射。
我將我饗,
如幾如式。
肅爾臣工,
諧爾金石。
本原休功,
垂裕罔極。
這一年遇上了豐收,月份正值農歷九月。我們奉獻祭享,遵循禮法與儀式。群臣要嚴肅恭敬,金石樂器要協調奏響。追溯先人的美好功績,傳承福澤無窮無盡。
有年:豐年,豐收之年。
無射(yì):十二律之一,對應農歷九月,《禮記·月令》載“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將:奉送,此處指獻祭。
饗(xiǎng):祭祀時獻享神靈。
幾:通“機”,指禮法、規范。
式:儀式、程式。
肅:嚴肅、恭敬。
諧:協調、和諧。
休功:美好的功績,指祖先的功德。
垂裕:將福澤傳給后人。
罔極:無窮無盡。
此詩為宋孝宗趙昚在明堂祭祀前,前往景靈宮朝獻時,再次詣拜圣祖神位所奏樂歌《干安》的歌詞。創作于宋孝宗在位期間(1162-1189年),反映了宋代重視祭祀禮儀的傳統,通過樂歌強化對祖先的尊崇與政權合法性的宣示。
本詩為宋代宮廷祭祀樂歌,以豐收九月為背景,詳述祭祀儀軌,強調禮法嚴謹、群臣恭敬、樂器和諧,追慕祖先功績,祈求福澤永傳,是研究宋代祭祀文化與宮廷文學的重要材料。
一雨曉風變,道旁蟬已愁。
感多少年事,晴極遠天秋。
識路不須問,隨緣非必求。
人生異悲樂,共是雪盈頭。
門巷蕭條冷若冰,城南一過恨填膺。
誄文作自先生婦,遺稿歸于后死朋。
絕壑窮巖開面目,唐風宋格辨淄澠。
那堪池水都成墨,博得生平硯癖稱。
促織鳴高樹,微霜已載途。
十年懷漢節,千里借兵符。
地道遙分楚,江山半入吳。
傳聞赤壁戰,烽火一時無。
畫檻晶簾捲,流螢繞翠桐。蜘蛛臨螟織,菡萏映堤紅。花影留池水,鐘聲帶晚風。倚欄吹玉笛,月上小橋東。
何處砧聲急,遙林杜宇呼。笑持垂柳帶,爭釣碧池魚。竹影飛蝙蝠,桐陰唱蟪蛄。涼風吹白露,點點濕輕裾。
明月清如水,蒼筤疏影橫。夕花香鬢薄,玉露葛衣輕。網草盈階嫩,流螢點水明。小窗簾半捲,風急咽蟬聲。
歲歲做生朝,只是兒孫捧酒。
今歲絲綸茶藥,有使人雙授。
圣君作事與天通,道有便真有。
老去不能宣力,只民編分壽。
茆盈兄弟昔餐霞,回首松門幾度花。留得玉芝逾橘井,煉成金骨勝丹砂。
新種龍仙葉葉長,春風吹作辟邪香。那能白日驂鸞去,手把璚枝獻紫皇。
高臥深山抱玉書,商歌一曲意何如。只愁四海云羅密,又出人間護漢儲。
閉門日日草玄文,階下熏成五色云。靈藥不將雞犬試,仙壇今已候王君。
鳴蜩善擇木,木美葉敷腴。國于美蔭中,自慶無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進復趑趄。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才須臾。均之細微物,一何強弱殊。
蜩乎汝無識,自知其過歟。物在宇宙間,謹默乃安居。
今汝獨聒聒,晝夜長喧呼。汝鬧力不足,彼靜智有馀。
勝負從此決,誰謂汝非辜。螳螂既得意,自謂真良圖。
那知僅一飽,燕鵲已窺覦。出爾反乎爾,胡能獨全軀。
乃知禍與福,不系巧與愚。嘵嘵固不免,默默復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觀厥初。
晴陂暖蝶逐人忙,舊事何堪話盛唐。
白發芳尊春早換,黃門飛鞚土還香。
更誰祓禊臨流水,剩有荒枝飽翳桑。
惆悵探花人共到,東風何處杜韋娘。
九曲倚棹歌,三教森然立。
西去與西來,東家處其一。
三峰笑點頭,我體即汝質。
世人見有三,歧路百千億。
空翠難強名,與汝安名畢。
昨聞英斷有烹封,澤畔累臣抱寸悰。
巧智不如葵衛足,曲蟠誰與木為容。
祠官失職慚虛蠹,野老無知禱象龍。
欲上高樓瞻魏闕,亂山千疊暮云濃。
出門竟不使春知,怕有看花人作詩。
釜為章邯徒破耳,劍當雷煥未逢時。
真因有字呵風子,更取何人作小兒。
怪底光榮徒一飽,憑他二鳥喚昌黎。
喉頭一縷氣如篪,自去春明門外吹。
祇是蛛絲張作網,不圖猧子敗吾棋。
輸他眼底滕王閣,哭向河邊漂母祠。
骨是英雄應有淚,幾人能讀孟郊詩。
阿傖日日醉仙螺,春興毰毸可奈何。
水漫溪橋分綠遠,鳥來山塢落紅多。
東風吹柳千村靜,麗日行天六幕和。
老我得歸塵慮息,也隨樵叟學山歌。
陶陶兀兀。人生夢里槐安國。教公休醉公但莫。盞倒垂蓮,一笑是贏得。
街頭酒賤民聲樂。尋常行處尋歡適。醉看檐雨森銀竹。我欲憂民,渠有二千石。
行于異路且輪回,
百億分身撥不開。
地獄天堂非別有,
相呼相喚隱天臺。
山南山北雨濛濛,
十載長安似夢中。
今日獨來張樂地,
故人墳樹五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