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斗旗"。
2.斗棋。
1.高峻的崖岸。
1.猶深遠。
1.博大精深。
1.深沉淡泊。
1.遠古,始初。
1.深廣的殿堂。
1.深廣的房舍。
1.深幽的樓閣。
1.遠古。
1.幽深的山谷。
1.猶邃宇。
1.幽靜。
1.深邃險峻。
1.精深的道理。
1.幽深美麗。
1.猶密林。
1.本指帝王冠冕前后懸垂的玉串。借指皇帝。
1.漫長的道路。
1.深謀遠慮。
1.深邃宏大。
日本江戶幕府禁止對外交通、貿易的政策。1639年幕府頒布《鎖國令》,規定嚴禁與外國(中國、荷蘭兩國除外)通商。直到19世紀中期,長達二百多年的鎖國時代”方告結束。
1.鎖鏈。
1.亦作"鏁簧"。
2.鎖中有彈力的機件。
1.見"鎖簧"。
1.亦作"鏁甲"。
2.即鎖子甲。
1.亦作"鏁諫"。
2.盡忠進諫。
1.枷鎖和韁繩。比喻名利的束縛。
1.關鎖禁閉。
1.亦作"鏁扃"。
2.鎖閉。
1.指刑具﹑刑法。
1.束縛手腕的刑具。靠﹐通"?"。
1.鎖眼。
1.以斜交或鉤連的針線縫紉衣物或扣眼。
2.控制出入口。
1.亦作"鎻連"。
2.鎖鏈。可作防御的戰具。
1.亦作"鏁煉"。
2.鎖鏈。
1.連接鐵環成串之物。舊時用作刑具。
2.比喻所受的束縛﹑限制。
1.亦作"鏁梁"。
2.指眉心﹐兩眉之間。
1.鎖住手腳的刑具。
2.比喻受到的束縛。
1.藥草名。苦參的別稱。
1.見"鎖吶"。
1.曲牌名。屬南曲雙調﹐共九句。其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變為四字或六字。可用作小令﹐或用作過曲。
2.民間曲調名。開始流行于明代中葉∮南省傳唱尤盛。有兩種調子﹕一種字句短而較零碎﹐一種長短夾雜。歌聲不同。
1.亦作"鎖哪"。
2.嗩吶。管樂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1.器物上面可以提攜或系繩帶的部分。
1.亦作"鏁鈕"。
2.鎖﹐安在門﹑箱子﹑抽屜等的開合處或鐵鏈的環孔中﹐使人不能隨便打開的金屬器具﹐一般要用鑰匙才能開。
3.比喻字的筆畫﹑筆勢。
1.宋代銓選授官亦須經鎖試﹐故稱"鎖銓"。
1.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2.囚禁的士人。
1.細小的事情。
1.即鎖廳試。
1.《晉書.劉聰載記》載﹕劉聰將宮殿﹐廷尉陳元達諫阻。聰怒﹐欲斬之。元達抱樹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計也……朱云有云﹕'臣得與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審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鎖鏈縛身于樹﹐左右曳之不動。聰怒終解﹐納其諫◇因以"鎖樹"指不畏死而盡忠進諫。
1.謂鎖閉于科舉試場內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