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藥草名。苦參的別稱。
1.方言。牙齦,牙根肉。
2.牙垢。
《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原指言外的理趣,后用以指舊有的觀點、言論等自寫胸臆,絕不襲人牙慧|拾人牙慧。
1.即牙行。
1.猶牙人。
1.牙齒和頰輔。亦指嘴巴。
1.簡牘的美稱。指法令文書。
1.牙兵健兒。
1.軍中的中下級軍官。
1.牙齒和角。
2.猶鋒芒。
3.喻黨羽。
4.喻端緒。
1.牙旗與符節。
2.丫叉和木節。
1.猶爪牙。
2.喻矯健有力的筆勢。
1.即牙兵。
1.維吾爾語音譯詞。頂好。
1.牙人。
2.市儈,商人。
1.伯牙和師曠的并稱。二人皆春秋時著名音樂高手。
2.泛指精通音樂的人。
1.即牙人。
1.衙門小吏。
1.即齒輪。
1.古時駐軍,主帥或主將帳前樹牙旗以為軍門,稱"牙門"。
2.指武將。
3.用作將軍名號。
4.官署。
5.泛指辦事的機關。
1.猶牙官。
1.帝王出巡或將帥出征時作為儀仗或標識的大旗。
1.妖孽;邪惡。
2.指小人。
3.猶媒孽;陷害。
4.猶牙蘗。
1.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為始端;端緒。
2.萌生;產生。
1.衙門吏卒謁見長官時的唱喏。
1.象牙或骨角制的記事簽牌。
2.象牙腰牌。宋元以后為官員身份證。
3.即骨牌。一種賭具。
4.行酒令用的籌簽。
1.謂雕飾精美的盤子。亦代指這種盤子所盛的珍饈。
1.指珍饈。亦特指盛于牙盤中的祭品。
1.牙旗。
1.牙,外緣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關節處。
1.由牙人經手的契約。
2.指牙契稅。
1.牙契稅。
1.系在書卷上作為標識,以便翻檢的牙骨等制成的簽牌。
2.指書籍。
3.報路程用的驛簽。
4.用以剔除牙縫殘留食物的細簽。
5.牙或骨制的扣簽。 6.舊時官府用以傳令拘捕犯人的簽牌。
1.見"牙簽玉軸"。
1.形容書籍繁富。
1.見"牙簽玉軸"。
1.卷型古書的標簽和卷軸。借指書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書籍之精美。
1.牙人抽取的傭金。
2.象牙錢。宋時用作計錢數的標識。
1.象牙裝飾的桅桿。一說桅桿頂端尖銳如牙,故名◇為桅桿的美稱。
2.借指舟船。
1.傳說春秋時伯牙善彈琴◇因以"牙琴"泛指高手奏琴。
2.指精良的琴。
1.舊時居于買賣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
1.即牙婆。
1.與象牙相似的淡黃顏色。
舊時替買賣雙方說合并抽取傭金的經紀人。
1.即伯牙。
1.古樂器名。以象牙代管,故稱。
1.雕刻象牙制品的匠人。
1.即牙兵。
1.即互市。古代國家或民族之間進行的貿易。
1.行會基層組織的負責人。
1.傳說中的獸名。即騶虞。亦名騶牙。
2.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