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斜交或鉤連的針線縫紉衣物或扣眼。
2.控制出入口。
1.用粘土為原料燒制成的鍋。
1.見"砂鍋砸蒜"。
1.砂鍋易碎,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
1.方言。即地瓜。
1.用粘土為原料燒制成的陶質(zhì)壺類之一。
1.土壤中的石灰質(zhì)結(jié)核體。主要由碳酸鈣和土粒結(jié)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塊狀,小的顆粒狀。華北﹑西北地區(qū)常見。
1.砂粒。
1.劣質(zhì)的小銅錢。
1.從砂子里淘出黃金。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取精華。
1.細碎的小石子。
1.古代盥洗用具。
1.陶罐。
1.沙漠。
2.沙灘。
1.從砂礦中流出的泉水。
1.沙質(zhì)的土壤。
1.砂土和石子。
1.一種野鼠。
1.用錫和鉛的合金所制的錢。
1.甘蔗煎熬而成的顆粒狀的糖。又稱沙糖。亦泛指糖。
1.一種糖制的魚形兒童玩具。
1.礦物名。煉鐵的上等原料。
1.像砂一樣的鹽。
1.眼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病原體是一種病毒。癥狀是瞼結(jié)膜充血,表面粗糙,狀似沙粒,逐漸結(jié)疤,引起眼瞼內(nèi)翻倒睫,嚴重影響視力。
2.鑄件表面或內(nèi)部因有氣體或雜質(zhì)等而形成的孔眼。
1.細小的石粒。
1.吵啞。謂嗓音低沉而不圓潤。
1.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濕地區(qū)或河邊沙地。莖直立,三棱形。葉細長,深綠色,質(zhì)硬有光澤。夏季開穗狀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細長的匍匐莖,并有褐色膨大塊莖。塊莖稱"香附子",可供藥用。
1.擅自作為;擅自施行。
1.謂擅長某種學業(yè)。
1.禪讓。擅﹐通"禪"。
1.獨攬朝政。
1.專斷。
1.獨斷專行。
1.專權放肆。
1.亦作"樿旁"。
2.棺材。
1.見"樿傍"。
1.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禮.天官》冢宰之屬有膳夫﹑凌人二職。晉有左右士曹﹐北齊改左士為膳部郎。唐設膳部郎中﹑員外郎﹐屬禮部。明改膳部為精膳司。清末始廢。
1.指飯菜及其他食物。
1.御膳房的省稱。掌帝王膳食之所。
1.古官名。掌宮廷的飲食。
1.飲食和服用。亦泛指衣食所需。
1.宮廷中貯藏食物的府庫。
1.泛指食物。
1.食物之葷辛者。
1.清代皇帝預備召見人員時所遞的職名牌。因于皇帝用膳時呈遞﹐故稱。
1.指日常進用的飯菜。
1.吃飯和住宿。
1.飯?zhí)茅o食堂。
1.美味的食品。
1.猶飲食。
1.古官名。猶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