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交互財物;買賣。
2.
副詞
冒冒失失或輕率的樣子(疊)。
3.
名詞
(Mào)姓。
1.
交易,買賣。
1.出自《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2.出自《論衡·答佞》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貿可以得貨,然而必盜竊,情欲不能禁者也。
3.出自《晉書·姚興載記上》﹝胡威曰﹞:“竊聞乃以臣等貿馬三千匹,羊三萬口,如所傳實者,是為棄人貴畜?!?/p>
4.出自《霏雪錄》貧人以楮鏹來貿藥,準病輕重,注善藥緘以畀之,而歸其直。
2.
變換;改變。
1.出自《文選·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古今一撥,先后不貿。
2.出自《抱樸子·逸民》夫斥鷃不以蓬榛易云宵之表,王鮪不以幽岫貿滄海之曠。
3.出自《答晉安王書》炎涼始貿,觸興自高。
3.
交互;錯雜。
1.出自《〈史記集解〉序》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
2.出自《續高僧傳節要·譯經·唐京師釋玄奘》大業余歷,兵饑交貿。
3.出自《禮記別錄考》吉兇迷其條貫,經緯貿其本末。
4.
輕率地,不加考慮地。參見“貿然”。
1.出自《西學東漸記》若貿然提議予之教育計畫,似嫌冒昧。
2.出自《碎簪記》子若貿然他遁,此下下策,余不為子取也。
3.出自《鷓鴣六》柳岸不想貿然從事。
4.出自《謝昭文張相公箋》然勇於進而不能自視,度其性之與力堪否,貿然置行而不知止,既而翻然省其中昔之處而無愧者,今也愧日益加矣。
1.見"小龍團"。
1.人體下肢從膝至踝骨的部分。
1.少女。
2.方言。男孩。
1.方言。無業游蕩的青年。
1.見"小玩意"。
1.亦作"小玩藝"。亦作"小頑意"。
2.小型玩樂活動。
3.小型玩物。
4.指一般的小物件﹐帶有輕視的意味。
5.微末的手段﹑技藝。 6.指挑撥﹑暗算﹑誣陷之類卑劣勾當。
1.謙稱自己年輕的兒子。
1.見"小玩意"。
1.年輕受封為王者。
2.受封為王者的謙稱。
3.指三國魏王弼。
4.指晉代書法家王獻之。
5.漢時西域康居國封爵名。 6.復姓。春秋晉有小王桃甲。見《左傳.定公十四年》。
1.明景泰二年﹐也先殺韃靼可汗脫脫不花而自立為可汗﹐不久﹐也先被殺﹐脫脫不花子麻兒可兒立﹐號小王子◇遂以"小王子"為韃靼酋長稱號。至嘉靖中期尚沿用。見《明史.外國傳八.韃靼》。
1.指陰暗面逐漸消逝﹐光明面逐漸增長。
2.借喻商人以微本牟取暴利。
1.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須保持正直。
1.弱小。
2.微小。亦指微小之物。
1.圍身裙。
2.指光環較小的月暈。
1.五鼎食(牛﹑羊﹑豕﹑魚﹑麋)以外的烹飪品。
1.稱唐代畫家尉遲乙僧。
1.謂法令細節。
2.謂低劣的文字。
3.短文。
4.對自己所作文章的謙詞。
1.對自己的謙稱。
2.指個人﹐同"大我"相對。
1.謂略低﹐較差。
1.謂巫師中法術低下者。
2.喻學業技藝低下者。
3.年輕的女巫。
小巫見到大巫,謂法術沒法施展。比喻兩者相比一方遠不如另一方我這點本事同他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1.稱宋王瓘。
2.稱宋馬和之。
1.小型金屬器件和工具的統稱。如鐵釘﹑螺絲﹑鎖﹑旋鑿等。
全稱《忠烈小五義傳》。清代長篇小說。一百二十四回。上承《三俠五義》,以破銅網陣為線索,主要寫三俠五義”的后人徐良、艾虎、白蕓生、盧珍、韓天錦五位小義士除暴鋤奸的故事。另有續書名《續小五義》,一百二十四回。
1.古人幼小時學習的各種舞蹈的統稱。
2.猶漫舞。謂聊且舞之。
1.小物品;瑣碎事務。
1.小事。
2.猶言小家伙﹑小東西。
3.價值不高的物品。
1.見"小奚奴"。
1.小男仆。
1.暫時休息。
2.小兒子。
1.猶少頃﹐一會兒。
1.見"小奚奴"。
1.古代用象骨制作的錐狀用具。
1.謂小老婆。
2.舊時小家婦女在富貴者前的自稱。
3.年輕的已婚女子。
4.舊時童養媳的別稱。
5.小兒子的妻子。
1.舊時指年輕女仆之已婚者。
1.小游戲。
2.稍微戲弄。
3.小戲班子。
4.某些專演小型戲曲的劇種。如花鼓戲﹑花燈戲等。有時也指大戲系統演出角色較少﹑情節比較簡單的戲。
5.指折子戲。
1.狹窄。
1.好弄小聰明而實際上很愚笨。
1.稱漢夏侯建。建幼學今文《尚書》于夏侯勝﹐后復學于他人﹐左右采獲﹐自創門戶﹐儒林稱之為"小夏侯"﹐以別于勝。其說稱"小夏侯氏學"﹑"小夏侯尚書"。
1.以所學轉教別人的年紀小的學生。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倡這樣的小先生制。
2.舊稱年輕妓女之未經接客者。
1.小魚。
1.稍有閑空。
2.猶小節。
1.見"小弦"。
2.弧形曲線。常用以稱舊歷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將晦時的眉狀月。
1.小仇隙;小嫌疑。
1.山名。在安徽省含山縣。南北朝時與大峴山同為軍事要沖。
1.茶葉名﹐即六安茶。產于安徽省六安縣。
1.儐相的謙稱。相﹐諸侯祭祀﹑盟會時的司儀官。
2.稱婚禮中的儐相。
3.舊時對年齡較輕的成年男子的敬稱。
1.古時父母喪后周年的祭名。祭后可稍改善生活及解除喪服的一部分。
2.用于稱一般死者的周年祭。
3.古時皇帝﹑皇太后﹑皇后等死后十二日舉行小祥祭。自漢文帝遺詔減喪服期﹐以后皇室之喪﹐常以日易月(一天代替一月)。宋朝皇室又按舊制行喪﹐要舉行兩次小祥祭。
1.《易經》各卦附有《象傳》﹐其中說明每卦各爻的叫"小象"。
2.熏爐。造形似象﹐故名。
1.較小的雕像或畫像。
2.指個人的小照片。如魯迅有《自題小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