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薄冰。
1.亦作"衢樽"。亦作"衢罇"。
2.謂設酒通衢﹐行人自飲?!痘茨献樱姺Q訓》"圣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高誘注"道,六通謂之衢。尊,酒器也。"莊逵吉注"'六通'應作'四通',字之誤也。"后遂以"衢尊"為喻仁政的典實。
1.見"衢尊"。
1.見"衢尊"。
1.蜿蜒而行貌。
1.即獼猴。
1.亦作"蠼?"。亦作"衦?"。
2.昆蟲名。
1.傳說人影受蠼螋蟲溺射后所生的瘡。
1.使被告提供擔保者?!吨芏Y.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則宥而舍之。"賈公彥疏"仍恐習前為非而不改,故使州長里宰保任乃舍之。"此即后來的取?;虮a屩啤?/p>
1.謂要求接受并堅決做到。
1.招致喪身。
1.取其方便。
2.猶隨便,無拘束。
3.猶乘便。
1.告別。
1.選取材料。
2.裁度。材,通"裁"。
1.猶選取。
2.猶決斷。
1.吸取長處來彌補短處。語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絶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1.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1.謂得到補償。
1.取得聲譽。
2.猶取名。
1.媾和。
2.謂學成。
1.猶上路,登程。
1.博取別人的喜愛﹑稱贊。
1.計算報酬;取得報酬。
1.見"取次"。
1.亦作"取此"。
2.隨便,任意。
3.草草,倉促。
4.次序。
5.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6.尷尬,進退兩難。
1.猶撮合。
1.向別人借取。
1.謂取得相當的補償。
1.所走的路程。
2.選取經由的道路。
3.猶言上路。
4.猶言開辟道路。
1.召喚到。
2.得到。
1.削竹木成薄片或細條,頂端涂硫黃少許,用來點火,叫"取燈兒",也叫"發燭"。
2.華北地區舊時也稱火柴為洋取燈兒或取燈兒。
1.奪取;以武力強取。
1.排除別人或別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語本《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挖除耳垢。
1.取以為法則;效法。
1.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謂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語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1.趨奉,迎合奉承。
1.謂稟告,請求答復。
1.告假。
2.報告。
1.取得物力或人力以供需用。
1.受重視;得好評。
1.猶取容。
1.求得和睦。
1.迎合。
2.古代公文用語。猶核實,勘對。
1.猶打諢。戲曲演出時,演員(多指丑角)即興說些可笑的話以逗樂。
1.招致譏諷。
1.古代謂在職官員以趕辦私事而請假。
1.謂取得資財或某種力量的幫助。
1.為人所借鑒。
1.拿取。將,助詞。
1.謂節取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