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木名。
1.出自《齊東野語·腹笥》霎川南景德寺,為南渡宗子聚居之地,大殿皆欏木為之,經數百年略不欹傾。
2.出自《格物要論·異木論》欏木,色白,紋理黃,花紋粗,亦可愛,謂之倭欏。不花者多。有一等稍堅,理直而細,謂之草欏。
2.
見“桫欏”。梵文音譯。或譯為“娑羅”。佛教謂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于拘尸那拉城外桫欏雙樹林圓寂。我國寺廟中多以七葉樹代替。
1.出自《贈惟儼師》詩擬掃綠陰浮佛寺,桫欏高樹結為鄰。
2.出自《度柳翠》我救的這月里桫欏永長壽。
3.出自《泊燕子磯游永濟寺》詩一樹桫欏舊相識,曾經見我黑頭年。
3.
見“桫欏”。蕨類植物。桫欏科。木本。莖柱狀,直立,高3-8公尺。下部生黑色粗毛,上部葉痕呈鱗紋狀,葉片長1-3公尺,三回羽狀復葉,叢生于干頂。孢子囊群多數,小型,近小羽軸著生。我國南方溪邊林下多有生長。莖含淀粉,可供食用。
1.出自《文匯報》想想那些前半生呆在一塊泥巴里從沒動過窩的密穗蕨,突然到了這么個左邊是石松,右邊是桫欏,頭頂還懸著豬籠草的地方。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