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黃波欏”。黃檗。
2.
見“桫欏”。(株)蕨類植物,莖柱狀,高而直,葉片大,羽狀分裂。生于林下或溪邊陰地。也叫樹蕨、刺桫欏。
1.
木名。
1.出自《齊東野語·腹笥》霎川南景德寺,為南渡宗子聚居之地,大殿皆欏木為之,經數百年略不欹傾。
2.出自《格物要論·異木論》欏木,色白,紋理黃,花紋粗,亦可愛,謂之倭欏。不花者多。有一等稍堅,理直而細,謂之草欏。
2.
見“桫欏”。梵文音譯。或譯為“娑羅”。佛教謂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于拘尸那拉城外桫欏雙樹林圓寂。我國寺廟中多以七葉樹代替。
1.出自《贈惟儼師》詩擬掃綠陰浮佛寺,桫欏高樹結為鄰。
2.出自《度柳翠》我救的這月里桫欏永長壽。
3.出自《泊燕子磯游永濟寺》詩一樹桫欏舊相識,曾經見我黑頭年。
3.
見“桫欏”。蕨類植物。桫欏科。木本。莖柱狀,直立,高3-8公尺。下部生黑色粗毛,上部葉痕呈鱗紋狀,葉片長1-3公尺,三回羽狀復葉,叢生于干頂。孢子囊群多數,小型,近小羽軸著生。我國南方溪邊林下多有生長。莖含淀粉,可供食用。
1.出自《文匯報》想想那些前半生呆在一塊泥巴里從沒動過窩的密穗蕨,突然到了這么個左邊是石松,右邊是桫欏,頭頂還懸著豬籠草的地方。
1.指后妃或妻妾的訓戒。
1.指將帥與郡守。
1.軍令;將令。
1.指妻子的要求或規勸。
1.古代將帥的府署。
1.舊指家庭﹑內室。
2.妻室。
3.指國內。
1.內宅。
1.地方長官的官衙。
1.宮中的道路。
1.指地方上的軍事統帥。
1.明代地方軍事機構"都司"的別稱。
1.地方長官的衙門。
1.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將吏駐守管轄的地域,與朝中﹑朝廷相對。
2.指國境之外。
3.指外任的將吏。
4.指家庭之外。
1.將帥的威望。
1.謂悍婦的氣焰。
1.古時婦女所居內室。多指內宮。
1.猶將帥所居的帳幕。
1.指對婦女進行教化的職務。
1.指婦女的德業。
1.婦女的容止。
1.同"閫奧"。
2.比喻學問和事理的精微奧秘所在。
1.指京城之內。
1.境地;境界。
2.內宅范圍。
1.門限;門戶。
2.謂婦女所居內宅的門戶。
3.地域;疆界。
4.指學術﹑文藝上的較高境界。
1.同"閫政"。
1.妻子掌管的家政。
1.指鎮守一方的將帥的職任。
1.指門戶。
1.閫奧。壸謂宮巷,奧謂室隅。比喻事理的奧秘精微。
2.壸闈,內宮。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
1.指婦德。
1.婦女的儀范﹑典式。
1.閨閣;閨房。
1.古時宮掖的通道。
1.宮闈;閨闈。
1.為妻室者的言行儀范。
1.婦女的楷模﹑儀范。
1.婦女行為的準則﹑榜樣。
1.宮內事務;家政。
1.形容高聳險峻。
1.形容山石高聳。
1.高聳貌。
1.亦作"稇載"。
2.以繩束財物﹐載置車上。亦指滿載﹑重載。
1.猶困逼。
1.困頓急迫。
1.猶困弊。
1.困頓疲憊。
1.困頓潦倒,瀕于死亡。獘,同"斃"。
1.困頓潦倒。
1.謂勞困衰弱。
1.困難處境。
2.指困難地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