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明顯;顯著;突出。
2.
名詞
〈書〉雜色的牛。
1.
雜色牛。
1.出自《雜諷》詩斯為朽關(guān)鍵,怒犖抉以入。
2.
明確,分明。參見“犖犖”。
1.出自《曲海一勺·駢史下》謂予不信,更為犖舉。
3.
嶙峋貌。參見“犖確”。
1.出自《山石》詩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2.出自《納涼聯(lián)句》炎湖度氛氳,熱石行犖硞。
3.出自《淞濱瑣話·魏月波》循山石犖確而行,得一洞。
4.
堅硬貌。參見“犖確”。
1.出自《野獲編·外國·夷人市瓷器》試投之犖確之地,不損破者,始以登車。
2.出自《號聲·沉船》沿山小徑,全是犖確碎石與叢生的青莎。
3.出自《犁田行》春泥犖埆苦堅硬,犂深入土三尺強。
5.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西南。
1.出自《左傳·僖公元年》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於犖,謀救鄭也。
6.
文彩交錯貌。參見“駁犖”。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赤瑕駁犖,雜臿其閑。
2.出自《訄書·訂禮俗》夫其四冕皆帛衣,獨雜以罽,非好為駁犖也。
3.出自《水經(jīng)注?淹水》故楊氏《南裔異物志》曰:“髯惟大蛇,既洪且長,采色駁犖,其文錦章。”
1.謂勸人喝酒﹑吃飯。
1.勸勉誘導;規(guī)勸誘導。
1.勸告說明。
1.獎譽,贊美。
1.猶勸導;宣揚。
1.努力于職事。
1.猶勸阻。
1.鼓勵扶助。
1.亦作"勸沮"。
2.鼓勵和禁止。
3.以理相勸并阻止其做某事或進行某種活動。
1.宋代發(fā)給出戍或就役士卒的一種補助憑證。可據(jù)以領(lǐng)取錢幣﹑實物等。
1.契據(jù);憑證。
1.宋時朝廷從邊境收購馬匹的一種方式。
1.拱門。
1.謂契合于內(nèi);務內(nèi)。
2.分內(nèi)。
1.契據(jù)。
1.謂憑券供給的膳食。
1.契約,文書。
1.堪與家術(shù)語。指墓前地氣聚合之處。
2.墓前的祭臺。
1.猶簿據(jù)。
1.謂契合于外界;務外。
1.契約。
1.契據(jù)。
1.契據(jù)。
1.券證的實際價值。
1.駕具。套在牛馬等牲口后部卷曲的皮繩。
1.欠缺淺薄。
1.見"缺衽"。
1.猶缺月。
1.見"缺吃少穿"。
1.謂衣食困乏。
1.謂上唇缺損。一名兔唇。
1.指儀制﹑典禮等有所欠缺。
2.猶憾事。
1.短處;欠缺之處。與"優(yōu)點"相對。
1.不足。
1.指減少和變動。
1.不足或少于規(guī)定的數(shù)額。
2.空出的職位或名額。
1.艱難困迫。
1.缺漏廢棄。
1.指官職或差使。
1.文字缺漏筆畫。
2.舊時避諱字往往有意缺其筆畫﹐亦名"缺畫"。
3.指金石文字筆畫的缺損。
1.猶庶政。
1.百戲。古代的散樂﹑雜技。
1.亦作"群賢"。
2.眾多的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1.亦作"群像"。
2.文學藝術(shù)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一群人物的形象。
1.各種學派或?qū)W說。
2.社會學的舊譯名。
3.各級各類學校。
1.喻人趨其所好。語本《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1.喻小患釀成大禍。語本《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熛)焚。"
1.見"群蟻附膻"。
1.猶六藝。
1.眾人的議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