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瘺管,體內因發生膿腫而形成的管道,開口在皮膚表面或與內臟相通,由管道中排出病灶的分泌物。
2.
名詞
〈書〉瘰疬。
1.
亦作“瘺”。
2.
頸腫大的病。即頸部淋巴結核。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合水﹞多?魚,狀如鱖……食者不癰,可以為瘺。
2.出自《淮南子·說山》貍頭愈鼠,雞頭已瘺。
3.出自《捕蛇者說》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3.
瘺管。
1.出自《諸病源候論·瘺病諸候》瘺病之生……久則成膿而潰漏也。
4.
小兒面腫。
1.出自《新方言·嶺外三州語》三州謂小兒腫面為瘺。
形容費盡心血老師為了我們的學業和成長,嘔心瀝血長年如一日。
1.形容費盡心思與精力(多用于文藝創作)。
1.形容費盡心思和精力。
1.同"嘔喣"。
1.生養撫育。嘔,通"煦"。
1.溫和親切的樣子。
1.吐血。
1.象聲詞。
1.亦作"嘔鴉"。
2.象聲詞。
3.指嬰兒。嬰兒啼聲吚啞,故稱。
擬聲詞管弦嘔啞|空山百鳥停嘔啞|嘔啞緯車鳴。
1.水名。也叫漚夷水或漚水。源出山西渾源縣東南槍鋒嶺,東南流入河北為唐河。
2.古湖澤名。也叫昭馀祁。
1.歌吟。
1.和悅柔順的樣子。
1.和悅的樣子。
1.象聲詞。搖櫓聲。
1.猶言投機取巧。
1.可以比并的歌詞。
1.配成婚姻。
1.見"偶辭"。
1.亦作"偶詞"。
2.對偶之詞語。
1.指詩文的對偶。
1.見"偶爾"。
1.偶然發生。
1.中藥方劑名稱,"七方"之一。指藥味合于雙數或由兩味藥合成的方劑。亦指兩方相合而成的復方。
1.兩人并耕。
1.結伙攻擊。
設y=f(x)是定義在關于原點對稱的區間上的函數,如果對于定義域中任意一個x,都有ゝ(-x)=f(x),那么函數y=f(x)稱為偶函數。它的圖像關于y軸成軸對稱。
1.相合;投合。
2.結成配偶。
1.即對偶婚。
間或偶或在報上發表一兩篇文章。
1.對偶的句子。
1.作用于同一物體,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叫偶力。偶力只能使物體旋轉,而不能使之移動。
1.駢體;對偶。
1.逢雙的年紀。如二歲﹑四歲﹑六歲等。
1.同睡。
①副詞。表示某種動作不是必然地發生偶然相遇|偶然犯了個錯誤,改正就好。②有時候在這林海深處,連鳥雀也少飛來,只偶然能聽到遠處的幾聲鳥鳴。
1.用土木陶瓷等制成的人形物。
1.適應時勢。
2.逢時。
1.投合時世。
1.相對而視。
1.謂迎合世俗。
2.指與俗人共處。
1.偶然而題。多見于舊詩題,如唐杜甫有《偶題》詩,宋陸游有《晨起偶題》詩等。
1.傀儡戲;木偶戲。
1.結伴同行。
1.謂相聚議論。
1.偶或;偶然。
1.與影為偶,形容孤獨。
1.相聚議論或竊竊私語。
1.連綴句子使成對偶。
1.謂不經意而作。多用于詩詞題中。如唐白居易有《洛中偶作》詩,宋辛棄疾有《浣溪沙.偶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