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二宿。參見“二十八宿”。
2.
形容詞
〈方〉(北京話)(某些瓜類)過熟而瓜瓤發松甚至變質。
3.
形容詞
〈方〉(北京話)(身體)虛弱。
4.
名詞
(Lóu)姓。
5.
形容詞
(技藝)低劣。
1.
空;疏。參見“婁婁”。
1.出自《管子·地員》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狀婁婁然,不忍水旱。
2.出自《釋名·釋宮室》樓,言牖戶諸射孔婁婁然也。
2.
星宿名。參見“婁宿”。
1.出自《禮記·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
2.出自《水滸傳》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各拿伏手軍器,正按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
3.
傳說中獸名。
1.出自《韓詩外傳》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
4.
通“?”。參見“婁豬”。母豬。比喻淫亂的女子。一說謂婁豬為求牡之豬。參閱清王鳴盛《蛾術篇·婁豬》。
1.出自《左傳·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2.出自《聊齋志異·俠女》不然,爾愛其艾豭,彼愛爾婁豬矣!
5.
用同“??”。多;夠。
1.出自《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為憶慈親腸欲斷,前路不婁行即到。
6.
見“婁子”。亂子;糾紛;禍事。
1.出自《雙菱村記事》我再三告誡過你,做事不能總那么丟三落四的。可不,眼下就惹出婁子來了,叫我如何收拾?
2.出自《雙貓圖》你們趁早叫業主查一查,早點加固,別到時候嘩啦一聲出個婁子,那可是人命關天的事。
3.出自又如:捅婁子。
7.
姓。漢有婁敬。
1.出自《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下》婁氏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孫東樓公封于杞,為楚所滅,子孫食邑于婁,因以為氏,陽城諸縣有婁鄉,是也。
8.
見“婁羅”。語音含混、嘈雜貌。有輕視意。
1.出自《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夫蹲夷之儀,婁羅之辯,各出彼俗,自相聆解。
9.
見“婁羅”。委曲;繁瑣。
1.出自《冥通記》唯答云許,終是婁羅,夢無所知究,自懷愁慮,為復斷隔耳。
2.出自《義府》婁羅,別作??縷,猶言委曲也。言夢中事委曲不能的知其故。
10.
見“婁羅”。機靈;精明強干。
1.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四》我長於諸處,夸汝婁羅。
2.出自《蘇氏演義》婁羅者,干辦集事之稱。世曰婁敬、甘羅,非也。
3.出自《玉抱肚》曲逞甚么婁羅,當初有個鄭元和,早收心休戀我。
11.
見“婁羅”。強盜部下。
1.出自《幽閨記·山寨巡邏》領鈞旨,大婁羅巡山,小婁羅打更。
2.出自《升仙夢》鐘離扮邦老領婁羅上。
1.見"赤卒"。
1.即赤栜。
1.亦作"赤蟻"。亦作"赤蛾"。
2.傳說中的赤色大蟻。
1.古代指京都所治的縣。
1.古代迷信傳說謂使人得疫病的惡鬼。
1.紅色的玉石盤。
2.比喻太陽。
1.指用紅油涂過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裝飾器仗或車輿等,以示尊貴。
1.赤色羽毛。
2.指羽毛赤色的禽鳥。
3.羽箭名。鐵鏃。
4.赤色旗幟。
1.古代傳說中赤玉做成的鞋子。
1.指漢朝的氣數。讖緯家謂漢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稱。
1.赤色頭巾。古代武士所服。
2.借指士卒。
3.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八載,安陽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雞,化而為人,冠赤幘◇因以借指雄雞。
1.見"赤側"。
1.古代一種外沿為赤銅的錢幣。
1.臉的別稱。
1.見"赤狄"。
1.復姓。金有赤盞暉。見《金史》本傳。
1.道書有《赤松子章歷》,載"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其卷二引《太真科》曰"諸疾病,先上首狀章;不愈,即上解考章;不愈,上解先亡罪謫章;不愈,上遷達章;若沉沉,上卻殺收注鬼章;若頓困,上解禍惡大章。"赤章,即《赤松子章歷》,后因以借指道家向天官禱告禳災的章本。
1.尺詔。赤,通"尺"。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詔書為尺一﹑尺一板或尺詔。
1.見"赤支沙"。
1.紅色的胡須。
1.見"赤支沙"。
1.紅色黏土。
1.讖緯家指漢朝的國運。
1.紅旗。
2.今指無產階級的革命旗幟。
3.比喻太陽或太陽的炎威。
4.比喻榜樣,典范。
5.比喻領袖人物或領袖地位。
1.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一"漢武帝未誕之時,景帝夢一赤彘,從云中直下,入崇蘭閣,帝覺而坐于閣上,果見赤氣如煙霧,來蔽戶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崇闌閣為猗蘭殿。"后用為帝王誕育之兆。
1.赤膽忠心。
1.相傳黃帝所作五鐘之一。
1.赤誠的心意。
1.紅腫。
〈書〉指鼓動腮頰嚼東西的樣子大快~(形容食物鮮美,吃得很滿意)。
1.《新唐書.韋陟傳》"常以五采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以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云。時人慕之,號郇公五云體。"后遂以"朵云"為對別人書信的敬稱。
1.首飾名。
1.亦作"垜充"。
2.謂以垛兵法補充士卒。
垛口。
1.亦作"垛積"。
2.堆積,積累。
1.亦作"垜集"。
2.謂以垛兵法征兵。
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短墻。另見duòkǒu。
1.亦作"垜募"。
2.謂垛兵和募兵。
1.方言。造孽。
墻上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門~ㄧ城~。另見duò·zi。
1.堤防。
1.亦作"埵塊"。
2.土堆,土塊。
1.見"埵堁"。
1.因助辦喪事而賜予財物。
1.謂送車馬等助辦喪事并致哀悼。
1.因助辦喪事而以財物相贈。
1.門側小樓。
1.贈與喪家送葬的馬。
2.指拉靈車的馬。
1.贈給喪家的車馬衣物。
1.因助辦喪事而贈送的財物。
2.謂因助辦喪事而以財物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