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見“蹂”字條“蹂躪”(róu–)。
1.
亦作“躙”。
2.
踩;踏。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躪玄鶴,亂昆雞。
2.出自《高沙道中》詩一廝躪其足,吞聲以自全。
3.出自《圣武記》牛躪人田,則罰其直,雖章京不免。
3.
蹂躪;摧殘。
1.出自《新唐書·郭子儀傳》懷恩盡說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等三十萬,掠涇豳,躪鳳翔,入醴泉奉天,京師大震。
2.出自《羌胡引》四入郊圻躪魯齊,破邑屠城不可數。
3.出自《履園叢話·耆舊·十蘭判官》值白蓮教匪滋事,溢出郿縣斜谷口,直躪盩庢,盩庢距武功不過六十里,中界渭河,嘯聚往來,焚燒殺掠,邑之民大恐。
1.勁卒;勇敢堅強的戰士。竟﹐通"競"。
1.終生;一輩子。
1.終歲;整年。
1.遍體;全身。
1.直至天邊;滿天。
1.古代邊境武官。竟﹐通"境"。
1.終夜;通宵。
1.整夜;通宵。
1.勝利撤軍。
1.亦作"凱悌"。
2.和樂貌。
1.猶言勝利平定。
1.阿拉伯語kafan的音譯,亦譯作"開番",意為壽衣,伊斯蘭教指殮服或裹尸的白布。
1.和暖的風,指南風。
2.《詩經》篇名。該詩內容一說是贊美孝子,后常以指代感念母恩的孝心。
收復失地舊邦凱復。
1.猶凱旋。
1.猶凱旋。勝利歸來。
1.謂軍隊獲勝。
1.歡樂貌。
1.猶慨慷,激動。
1.演奏勝利的樂曲。
1.漢長安都城十二門之一,清明門的別名。
即基馬爾”(331頁)。
1.勝利的日期。
1.切實;切中事理。
1.南朝宋雅舞名。
1.奏著勝利的樂曲歸來。
1.勝利的樂歌聲。
1.見"凱弟"。
1.指尚書省。
戰勝歸來。
①歐洲一種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筑。始見于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筑,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著名的有羅馬的泰塔斯凱旋門(建于公元82年)和巴黎的雄獅凱旋門(建于1806-1836)。②長篇小說。德國雷馬克作于1946年。外科醫生弗雷森堡因掩護過一個猶太作家而被關入集中營,后越獄逃到巴黎。一次,偶見曾對他施行酷刑并折磨死他妻子的納粹軍官。為了報仇雪恨,他用盡一切辦法,最后殺死了這個軍官。
1.歡樂的宴會。
1.和易貌。
1.指輔佐君主的大臣。
1.和樂,歡樂。
1.勝利的樂曲。
1.切實周到。
1.諷喻。
1.勸戒匡正。
切實;懇切言多剴切|詳實剴切|交情剴切|說得那么剴切。
1.切實平易。
1.懇切直率。
1.懇切真摯。
1.干枯光禿之貌。
1.猶言大地。
1.軍隊戰勝歸來奏愷樂時所唱的歌。
1.慶祝作戰勝利的軍樂。
1.亦作"愷弟"。
2.和樂平易。
1.懇切直率。
1.猶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