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獦”。
2.
打獵,捕捉禽獸。
1.出自《詩·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2.出自《漢書·陳馀傳》余獨與麾下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
3.出自《唐語林·文學》德宗暮秋獵于苑中。
4.出自《冷泉巖》現在想借隨獵為名,同他一道兒去。
3.
指捕捉(禽獸)。
1.出自《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享鬼神者號,一曰祭;獵禽獸者號,一曰田。
2.出自《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不放下那一本大書》我又看過獵狐,眼見著一對狡猾野獸在一株大樹根下轉,到后這東西便成了我叔父的馬褂。
4.
奪取。
1.出自《文選·揚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
2.出自《潛書·富民》彼為吏者,星列於天下,日夜獵人之財。
3.出自《潛書·富民》上獵其一,下攘其十。
5.
虐待;殘害。
1.出自《國語·吳語》今大夫國子興其眾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
2.出自《爾雅·釋言》獵,虐也。
3.出自《內篇》獵其民甚于鳥獸,折其民甚于草木,又安有禮乎!
6.
經過;掠過。
1.出自《文選·宋玉〈風賦〉》獵蕙草,離秦衡。
2.出自《觀柘枝舞》詩神飆獵紅蕖,龍燭映金枝。
3.出自《梨》詩楚客狂酲朝已解,水風猶自獵汀蘋。
7.
攬,持。參見“獵纓”。
1.出自《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
2.出自《〈禮運注〉敘》康有為乃獵纓敷衽而正言。
8.
進攻;進擊。
1.出自《史記·封禪書》其后十六年,秦文公東獵汧渭之閑,卜居之而吉。
2.出自《新唐書·楊恭仁傳》突厥頡利率眾數萬獵其境,恭仁應機設拒。
3.出自《圣武記》乃于二十一年遣都統彭春等以兵獵黑龍江。
4.出自《萊蕪大捷》詩淄博萊蕪戰血紅,我軍又獵泰山東。
9.
涉獵。
1.出自《酬寄右司李員外》詩閑摛麗藻嫌《秋興》,靜獵遺編笑《過秦》。
2.出自《李兵部濤》詩賢人何代無,舊史聊可獵。
3.出自《〈盛世危言〉自序》應雖不敏,幼獵書史,長業貿遷,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
10.
追求;搜求。參見“獵賢”、“獵彥”。
1.出自《法言·學行》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
2.出自《能改齋漫錄·記詩》德操詩云:“……先生朽骨如可起,誰為獵之奉天子。”
11.
《周禮》“六龜”之一。南龜的別稱。赤色,后甲較長。
1.出自《周禮·春官·龜人》龜人掌六龜之屬,各有名物,天龜曰靈屬……南龜曰獵屬,北龜曰若屬。
2.出自《爾雅·釋魚》龜俯者靈,仰者謝,前弇諸果,后弇諸獵。
3.出自《同王浚賢良賦龜》詩卜人官廢亦已久,果獵誰復知殊稱?
12.
象聲詞。參見“獵獵”。
1.出自《文選·王褒〈洞簫賦〉》或渾沌而潺湲兮,獵若枚折。
13.
通“躐”。踐踏。參見“獵跋”。
1.出自《荀子·議兵》不殺老弱,不獵禾稼。
14.
通“鬛”。鬃毛,亦指髭須。
1.出自《呂氏春秋·辯土》夫四序參發,大圳小畝,為青魚胠,苗若直獵,地竊之也。
1.形容情況異常。
2.形容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
1.不象樣,不正常。
不用不消說|不消破費。
1.用不著。
1.猶言不必說。謂不言自明。
1.猶言不輕,厲害。
1.同"不識時務"。
①子不像父。多指不孝不肖子孫。②不成材不肖之人|臣等不肖,請辭去。
1.見"不效"。
1.亦作"不効"。
2.不明顯。
3.謂失去常度。
4.沒有效果。
1.不罷休;不停止。
1.無離心。
1.不能卸除。
認為不值得;輕視不屑一談|不屑地看了一眼。
1.形容對某事物異常鄙視,認為不值得一看。
不放松堅持不懈|不懈的努力。
1.不相信。
2.不誠實;不信實。
3.猶言難道。
①不能;不可不興這樣說人家。②不流行;不時新早就不興這一套了。
1.不清醒。
1.不清醒;不明白。
①令人悲傷、痛苦、失望的不幸的消息|不幸的結局。②悲傷痛苦的事遭遇不幸|遇人不淑,已是不幸。③表示不愿發生的事發生了不幸而言中|不幸落榜。
1.不停止,不罷休。
1.做官的人家。《永樂大典戲文三種》中有《宦門子弟錯立身》。
1.指做官所得的財物。
1.對宦官的蔑稱。孽,妖孽﹑禍害。
1.閹牛。
1.妾媵。
2.服役于宮中的女奴。
3.指宦官與女寵。
1.猶官聲。
1.充任皇帝騎從的宦官。
1.做官的志趣﹑意愿。
2.做官的心情。
1.宦官。
2.指宮中服役的仆隸。參見"宦女"。
1.猶宦豎。
1.宦官。
1.官員的女眷。
1.做官的手段與本領。用于貶義。
1.對宦官的賤稱。
1.即宦官。宦官古稱寺人,故云宦寺。
1.猶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錢財。
1.比喻做官為宦對人的束縛。
1.做官的情味。
1.謂學習仕宦所需的各種知識。
1.指有勢力的宦官與朝臣。
1.仕宦的業績。
1.做官的意趣。
1.官宦人家的后代。
〈書〉為求做官而出外奔走~四方。
1.亦作"宦游子"。
2.出外做官或求官的人。
1.指仕宦之路;為官之行跡﹑經歷。
1.宦官。
2.指做官的人。
3.星官名。
1.謂官宦之家。常指世代為官入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