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方〉小屋。
2.
名詞
〈書〉窗。
1.
亦作“竂”。
2.
窗。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
2.出自《池塘七夕》詩月出西南露氣秋,綺寮河漢在針樓。
3.出自《帝京景物略·嘉禧寺》而方丈特壯麗,無寮不松蔭,無戶不朱簾也。
4.出自《桃花扇·余韻》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
5.出自唐姚合逸句: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
3.
空曠。參見“寮廓”。
1.出自《廣雅·釋詁三》寮,空也。
2.出自《祃牙文》契丹兇羯,敢亂天常,乃蜂屯丸山,豕食寮野。
4.
僧舍。
1.出自《釋氏要覽·住持》言寮者,《唐韻》云:同官曰寮。今禪居意取多人同居,共司一務,故稱寮也。
2.出自《貧居》詩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3.出自《古尊宿語錄·云門匡真禪師廣錄》師在糊餅寮吃茶云:“不向汝道罪過。”
5.
通“嘹”。參見“寮亮”。謂聲音響亮。
1.出自《敦煌曲子詞·洞仙歌》無計恨征人,爭向金風漂蕩,搗衣寮亮。
6.
指同官。
1.出自《左傳·文公七年》同官為寮,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
7.
后通稱小屋、小室為寮。
1.出自《浮生六記·浪游記快》招小艇渡至邵船,但見合幫燈火相對如長廊。寮適無客……遂有伻頭移燭相引,由艙后,梯而登,宛如斗室,旁一長榻,幾案俱備。
2.出自《虛驚》一路送他們來的月亮此時已經偏斜,半圓形的下端一角被什么東西擋住了看不見,想來是遠處山上的一座寮罷?
8.
百官;官吏。后多作“僚”。
1.出自《百官箴·大鴻臚箴》人有才能,寮有級差。
2.出自《三國志·蜀志·費祎傳》丞相亮南征還,群寮於數十里逢迎。
3.出自《殿中丞贈戶部員外郎孫府君墓志銘》故事,尉兩畿四赤者,滿歲則拜諫官御史,由是而為大寮。
4.出自《何武傳》雖劇寮貴吏,得皆辱殺之。
1.散布干肥。
1.亦作"撒褲腿"。
2.褲腳口寬大的褲子。
1.見"撒褲腳"。
1.猶撒謊。
1.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
分布于青海、甘肅等地的少數民族。約88萬人(1990年)。用撒拉語。無文字,通用漢語文。信伊斯蘭教。喜唱撒拉曲、花兒”,流行四人駱駝舞”。主要從事農業,園藝業較發達。
1.耍無賴;蠻橫胡鬧。
1.比喻茍且馬虎﹐不負責任。
1.丟臉。
1.亦作"撒髏"。
2.蒙古語。頭。
1.見"撒婁"。
1.見"撒鏝"。
1.亦作"撒漫"。
2.任意用錢﹐揮霍。鏝﹐指錢背。
1.謂熟睡中說話或做動作。
1.裝出害羞的樣子。
1.云南路南﹑瀘西﹑彌勒﹑昆明等地部分彝族的自稱。
1.小便。
1.見"撒滯殢"。
1.盡情叱責﹐相罵。
1.撇開;回避。
1.耍賴;無理取鬧。
1.發呆發瘋。
1.見"撒沁"。
1.亦作"撒詍"。亦作"撒吣"。
2.放潑;撒賴。
1.驚覺貌。
1.寒栗或戰栗貌。
2.象聲詞。
1.折扇。
1.松手。
2.分手﹐分別。
3.放手﹐無所拘忌。
4.放棄﹐拋開不管。
5.指死亡。
锏一種兵器。舊小說中指廝殺時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擊敵手的招數。比喻看家本領這是夫人的撒手锏,他萬萬抵擋不住。
1.零星數目。
1.小便。
1.見"撒滯殢"。
1.放開腳步。
1.見"撒?"。
1.灑脫。
2.猶快意。
1.放肆;恣意玩樂。
1.拋出并張開魚網。
2.一種用于淺水地區的小型圓錐形網具。
1.古代一種行禮方式。因其狀如彎腰撒網﹐故云。
1.喻說大話。
1.拖鞋。
1.散布的火星。
2.星散。
1.見"撒鴨子"。
1.亦作"撒丫子"。
2.謂快步而跑。
1.喻降雪。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2.喻飄柳絮。
1.賣弄風情。
粗野無禮;任性放肆只有你這個不懂規矩的在這里撒野,還不給我滾開!
1.謂無事生非。
1.見"撒滯殢"。
1.見"撒沁"。
1.亦作"撒嬴"。
2.蒙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