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冶煉;用加熱等方法使物質溶化并趨于純凈或堅韌。又如:煉鐵。
1.出自《論衡·談天》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2.出自《宋史·樂志一》煉白石為磬,范中金為鐘。
3.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云南二·威遠州》其境內莫蒙寨有河,汲其水煉于炭火上,即為細鹽。
2.
引申為造就。
1.出自《東西均·張弛》天地煉物于冬,而長養之於春、夏、秋。
3.
比喻下苦功以求其精。參見“煉句”。
1.出自《藝苑卮言》皮日休曰:百煉成字,千煉成句。
4.
修煉;鍛煉。參見“煉養”、“煉氣”。
1.出自《且介亭雜文·阿金》以后總要少管閑事,要煉到秦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炸彈落于側而身不移。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稱。
2.指栗樹。
1.白色盛器。
1.潔白的綢帶。喻水色明潔清澈的江河。語本南朝齊謝杋《晩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1.謂雪白地排列成一片。
1.像霜一樣的寒烈。比喻嚴酷。
1.帶霜或經霜的林木。
2.特指楓林。
1.指魚。魚鱗色白﹐故稱。
1.寒霜侵凌。
2.冰凌。
1.白羽。
1.寒夜的滴漏。
1.見"霜露之感"。
1.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1.謂因感受寒涼而起的病。
1.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1.《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鄭玄注﹕"非其寒之謂﹐謂凄愴及怵惕﹐皆為感時念親也。"后因以"霜露之感"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1.見"霜露之病"。
1.對父母先祖的思念。
1.謂發白須白。
1.結霜的路面。
1.奇偉瑰麗。
1.不同的軌道。喻差距甚大。
1.不同的名稱。
2.變更名號。
3.特別的稱號。
1.遠荒異域。
1.特出的政績﹑功績。
1.特等。
1.指技能或技藝不同。
1.難得的際遇。
1.謂繼位方式不同。
1.不相同。
1.不同的月建。
1.指遠方異域。
1.特別的獎掖。
1.高尚的節操。亦指有高尚節操的人。
1.異路,不同的途徑。
1.異域;他鄉。
2.不同于外界之所。
1.特別恩寵和關懷。
1.特出;超絕。
2.斷絕;隔絕。
3.差別;差異。
1.不同。
2.特殊的律條。
1.不同的類別。
2.古稱少數民族。
1.不同的禮制。
2.特別的禮遇。
1.突出的功勞。
1.極美。
2.指美女。
1.非凡的器量。
1.不同的位次﹑地位。
1.遠方異域。
1.異途,不同的途徑。
1.同"殊涂同歸"。
1.卓異的謀略。
2.極為簡略。
1.不同類。
2.指出類拔萃。
1.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