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饋贈,贈送。
2.
動詞
傳輸。
1.
進食于人。
1.出自《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膳用六牲。
2.出自《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長老將缸內所積飯乾,浸軟蒸而饋之。
2.
指進食。
1.出自《左傳·哀公六年》僖子使子士之母養之,與饋者皆入。
2.出自《荀子·正論》曼而饋。
3.出自《生活之一頁·香港死了!》太太一人留在香港,一定不能安心,她將因等待我平安脫險的消息而寢饋不寧。
3.
指飲食之事。
1.出自《易·家人》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2.出自《儀禮·既夕禮》燕養饋羞,湯沐之饌,如他日。
4.
食物。
1.出自《詩·小雅·伐木》於粲灑埽,陳饋八簋。
2.出自《管子·弟子職》先生將食,弟子饌饋。
5.
指烹調。參見“饋膳”、“饋爨”。
1.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下·室利佛逝》又有獸,類野豕,角如山羊,名曰雩,肉味美,以饋膳。
2.出自《亡姊王夫人墓志銘》惟夫人幼而敏,四歲而知絲纊,十歲而知饋膳,父母以為能。
3.出自《明故封征仕郎中書舍人劉公墓志銘》〔太孺人〕明淑精女藝,及歸公,躬執饋爨,尤虔祀事。
6.
贈送。
1.出自《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
2.出自《南溪始泛》詩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
3.出自《重論文齋筆錄》一日有饋生魚者,公命畜之池。
7.
輸送糧食等。參見“饋糧”。
1.出自《論積貯疏》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
2.出自《上攻守二策狀》久戍則軍情以殆,遠饋則民力將竭。
8.
猶周濟。
1.出自《寒月吟》自我慈母死,誰饋此翁貧。
9.
祭祀。
1.出自《文選·王僧達〈祭顏光祿文〉》以此忍哀,敬陳尊饋。
10.
引申指付錢。
1.出自《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五日》吃了兩片面包,一小碟黃油,一小碟黑魚子,兩杯紅茶。外交官給我饋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1.紛亂的云。
2.喻指女子散亂的頭發。
1.紛繁;雜亂。
1.形容雜亂無章。
1.禍害。
1.無人管理任人埋葬尸首的土岡子。
1.形容雜亂或煩亂。
1.叛亂。
2.殘害。
3.亂臣賊子。
1.亦作"亂札札"。
2.煩亂貌。
1.見"亂扎扎"。
謂模仿逼真,使人真假難辨臨寫草帖,幾欲亂真|贗品終究是贗品,即使它可以亂真。
1.敗壞政治。
2.腐敗的政治。暴政。
3.治理政事。
1.煩亂的心意。
1.亂君。
1.比喻說話動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話說得夸大或不切實際。
1.逆子。
1.指家族內部的淫亂。
2.搞亂親族關系。
1.猶胡作非為。
1.混雜在一起。
2.形容極為混亂。
1.鷂子左翅上的復翎。
1.搶劫。
1.拷打;笞擊。
1.拷打。
1.搶劫,抄掠。
1.擦過或拂過地面。
2.掠奪土地。
1.見"掠奪"。
1.用搶騙等方式販賣人口。
1.猶言屈打成招。
1.搶劫。
1.亦作"掠拷"。
2.笞擊拷問。考,通"拷"。
1.見"掠考"。
1.拷打訊問。
1.屈打成招,以立罪名。
1.見"掠鹵"。
1.見"掠鹵"。
17-20世紀初西方殖民者將中國東南沿海的貧苦勞動人民誘騙販賣到殖民地去的活動。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公開在中國一些口岸設立洋行,經營這種苦力貿易”。華工大多被裝在稱為浮動地獄”的船上運往美、澳等洲,賣給農場主或資本家從事奴隸勞動。
1.擾亂,搗亂。
1.劫奪;掠奪。
2.撇取,從表面舀取。
1.拷打而死。
2.搶劫殺戮。
1.搶劫后的剩余之物。
2.指劫掠剩余之物。
1.見"掠剩使"。
1.古人迷信,謂人之收入皆有前定,過此將被陰司所掠。陰司主其事者為"掠剩使",亦稱"掠剩鬼"。
1.梳子。
1.剽竊抄襲。
2.猶飄拂。
1.梳理齊整貌。
1.竊取虛名。
1.占有﹑役使。
1.猶言浮光掠影。
1.不經意,隨便。
1.壓陣。
1.拷打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