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國名。妘姓。相傳為祝融之后。周初封國,后為鄭武公所災。故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南。
1.出自《國語·鄭語》妘姓:鄔、鄶、路、逼陽。
2.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鄭桓公將欲襲鄶。
3.出自《秋雨聯句》吾人猶在陳,僮仆誠自鄶。
4.出自《寒食日龍友于旦招集歸愚書屋感舊述懷用昌黎〈寒食出游〉韻》曹鄶淺陋真小邦,曷敢與抗惟稟命。
2.
指《詩·檜風》。
1.出自《曲海一勺·原樂》等諸鄶下,尚存舊國之風:即愧盧前,不廢當時之體。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3.出自《明詩紀事辛籤·曹學佺》陳大樽《明詩選》于萬歷以下,如湯義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概置之鄶下無譏之列,此則大誤。
3.
姓。宋有鄶士隆。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鄶,本祝融之墟,在溱洧之間,為鄭武公所并,遂為新鄭,今新鄭縣東北三十五里有古鄶城是也。子孫以國為氏。或去邑為會氏。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