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附于腰帶上的扣版,作方、橢圓等形。原用來受環(huán)懸物,后純用作裝飾。其質(zhì)料、數(shù)目隨時代或飾者的身份而異。
1.出自《新唐書·車服志》至唐高祖……一品、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銀,庶人以鐵。
2.出自《夢溪筆談·故事一》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后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huán),環(huán)所以銜蹀躞,如馬之秋根,即今之帶銙也。
3.出自《金史·輿服志下》銙用鞋,小者間置於前,大者施於后。
4.出自《說鉤》唐宋定帶銙之制,自十三至七為差。然首皆用鉤。
2.
銙茶,形似帶銙,故名。
1.出自《得福州蔡君謨密學(xué)書并茶》詩茶開片銬碾葉白,亭午一啜驅(qū)昏慵。
2.出自《北苑別錄·造茶》茶堂有東局西局之名,茶銙有東作西作之號。凡茶之初出,研盆蕩之欲其勻,揉之欲其膩,然后入圈制銙,隨笪過黃,有方銙,有花銙。
3.出自《五雜俎·物部三》然制法方寸新銙,有小龍蜿蜒其上,則蒸團之法尚如故耳。
3.
計茶的量詞。
1.出自《答張功父寺丞書》建茶五十銙,聊伴空函,匪報也。
2.出自《廣群芳譜·茶譜一》〔白茶〕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銙而已。
3.出自《五雜俎·物部三》焙者不過四五家,家不過四五株,所造止於一二銙而已。
4.
懸掛。
1.出自《尸子》子夏曰:“君子漸于饑寒而志不僻,銙於五兵而辭不懾?!?/p>
1.繪有孔子七十二弟子等賢人肖像的廊屋。
1.賢能英武。亦指賢能英武的人。
1.對他人子嗣的敬稱。
1.語出《論語.學(xué)而》"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本謂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1.險阻陡峭。
2.超然突立。
1.危險傾側(cè)。
1.邪惡之心。
2.危險的情況。
1.崎嶇曲折。
2.邪惡不正。
1.謂崎嶇難行。
1.邪惡的人。
1.猶要塞。
1.見"險澀"。
1.險惡之人。
1.險惡的世道。
1.險詐乖張。
1.陰毒。
1.巧于作偽的人。
1.危險狹窄。
1.謂詩文格調(diào)怨急﹐雕飾華麗。
1.江河中水淺礁石多﹑水流湍急﹑行船危險的地方。
1.險惡與平坦。
1.高峻挺立。
1.見"險迍"。
1.奸險詐偽。
1.危險。
2.謂使之處于危險之境。
1.險阻可畏。
1.指誣陷的奏章。
1.陰險卑污。
1.見"險戲"。
1.亦作"險巇"。
2.崎嶇險惡。
1.亦作"險陿"。
2.猶險隘。
1.見"險狹"。
1.危險的征兆。
1.僥幸的心理。
2.險惡的用心。
1.亦作"險舋"。
2.艱難禍患。
1.見"險釁"。
1.猶險惡。
1.險阻而遙遠。
1.聳人聽聞的話。
指地勢險峻而又扼要地勢險要|守險要以拒敵。
1.崎嶇難行的原野。
1.不正當(dāng)?shù)恼埻小UZ出《詩.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dāng)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nèi)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诐私謁之心。"孔穎達疏﹕"無險诐不正私請用其親戚之心。"
1.猶言奇裝異服。
1.崎嶇與平坦。
2.艱難與順利。
1.吉兇。
2.險阻與平坦。
3.治亂。
4.偏指艱難困厄。
1.謂言論奇特透辟。
1.奸詐諂媚。
1.聳人聽聞的話。
1.謂道路險阻遙遠。
1.險僻難押的詩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