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鞭子。
2.
名詞
一種舊式武器,用鐵做成,沒有鋒刃,有節(jié)。
3.
名詞
像鞭一樣細長的東西。
4.
名詞
供食用或藥用的某些雄獸的陰莖。
5.
名詞
編連成串的爆竹。
6.
動詞
〈文〉用鞭子抽打。
7.
名詞
(Biān)姓。
1.
亦作“鞕”。
2.
鞭打;敲打。
1.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公怒,鞭師曹三百。
2.出自《曹成王碑》鞭其門,大呼我曹王,來受良降,良今安在?
3.出自《萍蹤憶語》你非用嚴厲的手段對付,打他鞭他,不稍寬容。
3.
馬鞭。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2.出自《鞭賈》馬相踶,因大擊,鞭折而為五六。
3.出自《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鞭曰馬捶。
4.
督促;勉勵。
1.出自《答孟郊》詩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
5.
古代官刑名之一。以鞭抽打的薄刑。參見“鞭杖”。
1.出自《書·舜典》鞭作官刑。
2.出自《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鞭》《虞書》曰:“鞭作官刑”,則得名於堯舜之代,始以為薄刑之用。
6.
竹根;竹的地下莖。參見“鞭筍”。
1.出自《湘妃廟》詩廟荒松朽啼飛猩,筍鞭迸出階基傾。
2.出自《東坡》詩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3.出自《青山翠竹》竹子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
7.
指動物的陰莖。
1.出自如:牛鞭、鹿鞭。
8.
古代一種打擊性兵器。用鐵做成,有節(jié),沒有鋒刃。
1.出自《單鞭奪槊》此人使一條水磨鞕,有萬夫不當之勇。
9.
古代茶具名。
1.出自《茶經·具》撲,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10.
成串的小爆竹,也叫小鞭。
1.出自《北京人》杜家那邊放鞭迎壽材呢!
11.
量詞。用于光線和景色。前面的數詞限用“一”,表示狹長。
1.出自《祝英臺近·同妓游帥司東園》詞日遲春暖融融,杏紅深處,為花醉、一鞭春色。
2.出自《西廂記》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
3.出自《晚上》從廚下放射出來的一鞭灰茫茫的燈光,正映得門后的盤石上,有片淡晃晃的白光。
12.
打馬。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立於阪上,馬不出者,助之鞭之。
2.出自《別蘇徯》詩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
3.出自《歐洲的風》跟著他就鞭了兩下馬,并不是要它走快一點,而是借此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怨氣。
13.
引申指驅趕。
1.出自《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2.出自《喜雨》詩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
14.
泛指鞭子。
1.出自《周禮·秋官·條狼氏》條狼氏掌執(zhí)鞭以趨辟。
2.出自《論語·述而》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
1.希奇;奇怪。
1.希奇驚異。
1.稀奇古怪。
1.希望取得寵愛。
1.希世。
1.希冀恩寵。
1.仰慕風操。
2.指企慕,效法。
1.仰攀;攀附。
2.謂迎合其意而附和。
1.謂鳥獸毛羽稀少。
1.罕見。
1.仰慕古人。
1.稀少。
1.仰望光輝。
2.喻指仰慕或攀附。
1.謂妄想。
希望;希望得到希冀學有長進|這雨一下就是幾天,不能希冀天馬上放晴。
1.謂仰慕才俊。
1.稀疏之處;空隙。
1.希圖仕進。
1.虛無寂靜。
1.見"希闊"。
東南歐國家。在巴爾干半島南部。東、南、西分別臨愛琴海、地中和愛奧尼亞海。面積132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35萬(1993年)。首都雅典。多山。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歐洲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運業(yè)、旅游業(yè)和僑匯是重要經濟支柱。商船隊規(guī)模居世界前列。
1.在小事情上或枝節(jié)方面顯露出來的聰明。多含貶意。
1.輕拍。
2.舊時的一種球戲。
3.方言。小打雜的。
1.短裝。
1.小的和大的。有時猶云一切﹑所有。
2.引申指長的和幼的﹑輕的和重的等。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謂全家。
4.指兒子。
1.對年輕男子的敬稱。亦用以稱自己的兒子。
1.舊時指貧苦勞動人家的姑娘。
1.思想行為表現如成人的青少年。
1.舊時奴仆稱輩分小的青年男主子。
1.稱漢戴圣。
2.指《小戴記》。
3.稱南朝宋戴飆。戴逵與其子飆皆善畫﹐世稱戴飆為小戴。
1.傳統(tǒng)戲劇中旦角之一﹐后多扮演年輕女子。
1.對年輕男子的客氣稱呼。
清代民間秘密會社。會員以小刀為標志,故名。乾隆年間創(chuàng)立,繼承了天地會反清復明”的口號。成員多為農民和城市勞動者。1853年,福建小刀會首領黃德美、黃威率眾起義,攻占漳州、廈門等地,不久失敗。同年,上海小刀會首領劉麗川發(fā)動起義,占領上海等地,至1855年失敗。另外,在皖北、蘇北和浙江東南部也有小刀會的活動。
1.指非經正式途徑傳播的消息。往往傳聞失實﹐并不可靠。
1.舊時平民﹑差役對官紳自稱之詞。
2.用為仆人對主人輩的自稱之詞。
3.舊時對仆從的稱呼。
4.小孩子;少年。
1.舊時對士人完姻之稱。
1.宋宮內高級女官名。相當于唐時"裹頭內人"。
1.東方較近之國。
2.小東道。做主人宴客時的謙稱。
1.小的行動。喻小德。
2.稍有活動。
3.小發(fā)作。
1.容量小于標準量的斗。
1.赤豆﹐赤小豆。
2.泛指顆粒較小的豆。
1.稱漢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寬。
2.稱唐杜牧。
1.指漢杜延年所訂的法律。
1.即小肚。
1.見"小隊"。
1.舊用以稱年輕美好的歌妓。
1.本指兒科。現多喻指小家子氣。
2.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
1.男青年;男小孩。
1.又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小兒。輕癥僅有低熱而無癱瘓;重癥發(fā)熱較高﹐肢體疼痛﹐數天內出現軟癱﹐偶然也可危及生命。
1.年幼或年輕的子女。
2.指青年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