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鳥獸昆蟲的窩。
1.
亦作“窼”。
2.
做窠。
1.出自《酉陽雜俎·蟲篇》蠮螉,成式書齋多此蟲,蓋好窠於書卷也。或在筆管中,祝聲可聽。
2.出自《捫虱新話·論蒲蘆即蠮螉》窠於書卷或筆管者,名“蒲蘆”。
3.
物集中之所。
1.出自《靈樞經·大惑》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
2.出自《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元來波斯館,都是四夷進貢的人,在此販賣寶貨,無非明珠美玉,文犀瑤石,動是上千上百的價錢,叫做金銀窠里。
4.
物聚集成團。
1.出自《牡丹亭·拾畫》早則是寒花繞砌,荒草成窠。
5.
織物上的花紋式樣之一,即團花。
1.出自《梁公子》詩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2.出自《病眼花》詩大窠羅綺看才辨,小字文書見便愁。
3.出自《宋史·輿服志五》景佑元年,詔禁錦背、繡背、遍地密花透背采段,其稀花團窠、斜窠、雜花不相連者非。
6.
指凹陷低洼的地方。
1.出自《朱子語類》河東、河北諸州,如太原、晉陽等處,皆在山之兩邊窠中。
2.出自《北苑別錄·御園》九窠十二隴。
7.
指印文空白處。
1.出自《沙路曲》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
8.
洞;坑。
1.出自《送李卿賦得孤島石》綠窠攢剝蘚,尖頂坐鸕鶿。
2.出自《云林石譜·祈阇石》鼎州祈阇山出石……間有小如拳者,可貯水為硯滴,或栽植菖蒲,水窠頗佳。
9.
用同“科”。官;官職。引申為做官。參見“窠闕”。
1.出自《錦》詩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別占好窠名。
2.出自《五燈會元·大愚芝禪師法嗣·云峰文悅禪師》語不離窠道,焉能出蓋纏?
10.
量詞。多用于一胎生或一次孵出的動物,亦用于一穴同時生長的植物。
1.出自《齊民要術·安石榴》栽石榴法……八九枝共為一窠,燒下頭二寸。
2.出自《平妖傳》這窠雞卵都沒用了,等明年蕎麥熟時,把幾斗賠你罷。
3.出自《平妖傳》前村王婆家養了一窠小豬。
11.
動物的巢穴。
1.出自《論衡·辨祟》能行之物,死傷病困,小大相害,或人捕取以給口腹,非作窠穿穴有所觸,東西行徙有所犯也。
2.出自《山行書事》詩茅中狐兔窠,四面烏鳶巢。
3.出自《光宅寺》詩蜂分蟻爭今不見,故窠遺垤尚依然。
4.出自《廢宅行》杏梁風雨丹青濕,時有野鳩來做窠。
12.
借指簡陋的居所。
1.出自《鷓鴣天·三山道中》詞拋卻山中詩酒窠,卻來官府聽笙歌。
2.出自《官場現形記》我今天要不是看你的面子,早把那小鱉蛋的窠毀掉了。
13.
指刻印寫字的橫直界格。參見“擘窠”。
1.出自《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前書點畫稍細,恐不經久。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一本,隨表奉進。
2.出自《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漢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
14.
用同“科”。章節。參見“窠段”。
1.出自《全唐文紀事·評騭三·黃氏日鈔讀韓》近世為記者,僅述歲月工費,拘澀不成文理;或守格局,各成窠段。
15.
量詞。用同“棵”。多用于植物。
1.出自《蜀葵》詩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2.出自《長相思》詞秋風多,秋雨和,簾外芭蕉三兩窠。
3.出自《夷堅丁志·林氏婿婢》〔婢〕以小刀掘菜根,方舉一窠,有小兒長尺許,自地踴出。
16.
量詞。用同“顆”。多用于顆粒狀物。
1.出自《翁文堯員外有詩名〈晝錦集〉先將寄示因書五十六字》六窠只佩諸侯印,爭比從天擁冊歸?
2.出自《袁州劉司法亦和予摩字詩因次韻寄之》袁州司法多兼局,日暮歸來印幾窠。
1.心思懶散。
1.謂費盡心機,反而越來越糟。多用作貶詞。
1.猶心慌意亂。
1.同"心勞意攘"。
1.胸膛里面。
2.思想里;頭腦里。
3.猶心中。
群體心理治療方式。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莫里諾倡導。要求病人表演或再現他們的日常生活,當眾把目前的苦惱講述出來,以此來宣泄情緒,增強自我意識和適應環境、克服危機的能力。
又稱精神衛生”。保持個體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病的活動和措施。包括從新生命孕育開始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以及各個社會群體的心理衛生。
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科學。心理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維、情緒、意志等。現代心理學的產生,以德國心理學家馮特1879年在萊比錫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志。有許多分支,分為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類。前者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后者包括醫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等。
用語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對求助者進行啟發、勸告和教育的心理治療方式。心理咨詢的對象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失常的人,不包括需住院或藥物治療的重度心理失常者。其范圍與內容包括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復等各方面的心理問題。形式有個別咨詢、團體咨詢,也有門診咨詢、書信咨詢、電話咨詢、宣傳咨詢、現場咨詢等。
①心思與能力枉費心力|盡心力以事君。②智能;智力且華人之心力,未必遠遜西人。
1.精神和體力都極為勞累。
1.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1.佛教語。指心,即清凈心。謂其清凈如蓮花,故稱。
1.佛教語。集起萬有的精神現象的總稱。
2.胸懷,心胸。
1.頭腦靈活,雙手靈巧。
1.心思靈巧。
也稱超心理學”。研究超出常規而不能用已有科學知識加以解釋的精神現象的領域。內容主要有超感知覺和心靈致動。中國把這種超常規現象統稱為人體特異功能”。有的人認為這種超常規現象可能存在,但未被證實;也有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1.心知其意。參見"心領神會"。
2.用為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的套語,表示心中已領受其情意。
心里深刻地領會至立法一則,閱下自可心領神會,而法在其中矣。
1.見"心領神會"。
1.見"心領神會"。
1.猶心意,思想。
2.心眼兒;心計。
3.猶胸襟。
1.同"心膂"。
1.心與脊骨。
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
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4.心思與精力。
5.猶心懷。
1.思慮;神思。
1.心情煩亂,像亂麻似的沒有頭緒。
1.心計,心智。
1.佛教語。指心。謂心動如奔馬,故稱。
1.亦作"心脈"。
2.中醫謂五臟皆有相應的脈象。主心之正常與否的脈象稱心脈。
3.脈搏。
1.心中滿足,洋洋得意。
1.稱心如意,十分滿足。
1.見"心滿意足"。
1.謂心中逐漸淡漠。
1.心急。
1.猶心慌意亂。
1.猶心慌意亂。
1.未表現于言詞的內心誓約。
1.猶細心。
1.心,內心。
2.心意,心思。
1.頭腦清醒,目光犀利。
1.用心揣摩,追隨仿效。
1.心中仰慕而追隨仿效。
1.羨慕。
1.心中思念。
2.意念;思想。
1.聚精會神。
1.精神專注,達到忘形的境界。
1.猶心愿。
1.猶心旌。
1.花的雌蕊的組成部分。一個雌蕊可由一個﹑兩個或數個心皮組成。由一個心皮組成的稱"單雌蕊",由兩個以上心皮組成的稱"復雌蕊"。
1.心臟與脾臟。亦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