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年輕力壯的馬。
2.
名詞
(~兒)駒子。
3.
名詞
(Jū)姓。
1.
二歲的馬。泛指少壯的馬。
1.出自《周禮·夏官·校人》春祭馬祖,執駒。
2.出自《莊子·天下》孤駒未嘗有母。
3.出自《柳州羅池廟碑》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顰以笑。
4.出自《在社會主義高潮中》詩都說年青人的兩腿,能夠跟千里駒的四蹄賽跑。
2.
幼獸。
1.出自《尸子》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2.出自《新唐書·酷吏傳·王旭》制獄械,率有名,曰“驢駒拔橛”、“犢子縣”等,以怖下。
3.出自《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句》詩麒麟之駒,鳳凰之雛。
3.
喻年少英俊的人。
1.出自《漢書·劉德傳》德字路叔,修黃老術。少時數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
2.出自《后漢書·趙喜傳》更始大悅,謂喜曰:“卿名家駒,努力勉之。”
4.
通“驕”。六尺高的馬。
1.出自《詩·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駒,六轡如濡。
2.出自《說文·馬部》駒
5.
姓。漢有駒幾。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出自《萬姓統譜?虞韻》駒,周駒伯,郤克軍佐;漢駒幾。
1.招攬賢人。
1.招求能人的布告。
1.招引接納賢士。
1.招致并使之顯耀。
1.方言。引人發笑。
1.勸諭威脅。
1.見"招攜"。
1.招女婿。
1.延攬鹽。
2.挑選招贅。
1.招請,延請。
2.招致;求取。
1.邀請參加酒宴。
1.招展;飄揚。
1.亦作"招要"。
2.邀請。
張揚炫耀以引人注意招搖過市|何必如此招搖|他不喜歡招搖。
1.故意炫耀自己以引起別人注意。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借用名義,四處炫耀,進行欺詐蒙騙你們打著團民旗號,在這里招搖撞騙、趁火打劫,你當我不知道嗎?
1.一種最大的野蜂。
1.爬行的小蟲。
1.四散爬行。
1.多足的蛅蟲和沒腳的蟯蟲。常用以指代低等動物。
1.即蠼螋。也稱蓑衣蟲。
1.見"蛅行蠕動"。
1.見"蛅蟴"。
1.見"蛅蟴"。
1.蛅蟴蟲繭殼的別名。
1.亦作"蛅蟖"。亦作"蛅斯"。
2.一種毛蟲。又名楊瘌子。
1.蟲行貌。
1.見"蛅行喙息"。
1.謂動物徐行舒氣。
1.見"蛅行喙息"。
1.小蟲爬動的樣子。比喻微細。
1.指一切活動著的生物。
1.徐行貌。
1.聲音不和諧;煩亂不安。
1.低聲細語。
1.低聲碎語。
2.指鳥聲啾啾。
1.猶言低語并哭泣。
1.花言巧語﹐胡說八道。
1.猶言絮絮叨叨。
鐵路工程專家。字眷誠,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人。美國耶魯大學畢業?;貒髤⒓咏蚬凌F路、灤河大橋、萍醴鐵路、新易鐵路、津浦鐵路、洛潼鐵路、粵漢鐵路的修建。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今京包線北京至張家口段)。通過京張鐵路的修建,培養了中國第一批鐵路工程師。
1.言詞煩瑣﹑喋喋不休的樣子。
1.《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狀。
因疾病或中毒而導致暫時精神錯亂、胡言亂語、煩躁不安、意識障礙等癥狀。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1.譫言囈語。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2.泛指胡言亂語。
1.誕妄。
2.猶叨嘮。
1.謂嘵嘵不休。
1.水緩流貌。一說水深廣貌。
古澤名。因以為州名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