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懷著崇敬的心情朝拜圣地或朝見君主。
1.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
1.出自《詩·大雅·韓奕》四牡奕奕,孔修且張。韓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2.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2.
泛稱朝見帝王。
1.出自《新唐書·李锜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zhèn),故倔強(qiáng)者稍稍入朝。锜不自安,亦三請覲。
2.出自《沁園春·九和林卿韻》詞歷事三朝,覲而執(zhí)圭,祭而祼璋。
3.出自《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長官知君才,率以覲天子。
3.
會見;拜見。
1.出自《書·舜典》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
2.出自《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覲于子產(chǎn),以玉與馬,曰:“子命起舍夫玉,是賜我玉而免吾死也,敢不借手以拜?”
3.出自《李娃傳》此東轉(zhuǎn)小曲中,某之姨宅也。將憩而覲之,可乎?
4.出自《送吳亞鄉(xiāng)道本省母障州》詩無計得歸寧免乞,有親能覲敢辭勞。
4.
顯現(xiàn)。
1.出自《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
5.
祭祀。
1.出自《文選·班固〈東都賦〉》覲明堂,臨辟雍。
6.
通“僅”。
1.出自《呂氏春秋·長見》魯公以削,至於覲存,三十四世而亡。
1.淳和深遠(yuǎn)。
清末官員。滿洲鑲藍(lán)旗人。受道光帝寵信,任軍機(jī)大臣二十余年,門生故吏甚多,時稱穆黨”。鴉片戰(zhàn)爭時,阻撓禁煙,媚外求降,為投降派首領(lǐng)。道光帝死后被革職。
1.抓住。
2.把握。
1.引兵。
1.拿取。
1.捉拿查究。
1.凌空;抓向空中。
1.刁難。
1.猶捕役,捕快。
1.管事,掌權(quán)。
1.作事有把握;擅長。
1.槳聲。
1.撐船。
1.軍器名。
1.刁難;擺架子。
1.方言。打敗。
1.裝腔作勢,擺架子。
1.同"拿班做勢"。
1.捉拿;逮捕。
1.一種能螫人的小蟲的俗名。
1.混雜。
1.執(zhí)掌;料理。
1.擺架子;看不起人。
1.技巧運動的一種。雙手撐在地上或物體上,頭朝下,兩足向上豎起。
1.見"拿刀弄杖"。
1.見"拿大頂"。
1.見"拿大頂"。
1.形容做事慌張而沒有條理。
1.爭斗。
1.訛詐作奸者的錢財。
1.捉拿查訪。
1.方言。猶被。
1.擺架子,裝腔作勢。
1.擺架子。
1.謂粘腳。
2.拔腳。
1.逮捕解送。
1.捉拿查究。
1.謂吸收外來事物的長處為我所用。
1.傳說中的古國名。
1.[英numberone]意為第一號。始用以稱外國設(shè)在上海工廠的工頭,后亦用以稱華商工廠中的工頭。
1.用手拈取。
2.故作姿態(tài)。
1.要挾;刁難。
2.故作姿態(tài)。
1.見"拿腔做勢"。
1.故意裝出特殊的腔調(diào)。
1.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裝腔作勢或故作為難,以抬高自己的身價這家伙動不動就拿喬,討厭透了!
1.偷情。
1.抓人;捉人。
2.刁難人;要挾人。
1.裝模作樣,故意刁難。
1.猶言擺架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