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一種微酸的飲料。
1.出自《詩·小雅·大東》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2.出自《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
3.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薛公藏於賣漿家。
2.
借指賣漿之家。
1.出自《莊子·則陽》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
3.
汁液。
1.出自《楚辭·招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
2.出自如:豆漿,米漿,樹漿。
4.
指水或其他食物湯汁。
1.出自《貧也樂》詩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
2.出自《池北偶談·談異七·鬼粥硯》叟已候門,見王曰:“渴乎?有漿可飲。”
5.
衣物洗凈后,浸以米汁,干后使之平挺。
1.出自《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敗絮薰還曝,粗絺洗更漿。
2.出自《西游記》你且放心,與我們漿漿衣服,曬曬關文。
6.
粘著。
1.出自《鶯歌海》那木車輪揚起的塵土、沙粒和牛尾巴濺起的污水、稀爛糞便,不斷地飛到人的臉上、頭發里和衣領里,和汗水一道漿著了。
1.山谷。
1.峰巒和山谷。
1.峭拔的山峰。
1.猶山嵐。
1.山丘。
1.小而尖銳的山。
1.山峰。
1.形容山勢高峻連綿。
1.山形的紋理。
1.山峰。
1.山穴,山洞。
1.猶山峰。
1.手腳屈曲不能行動。
1.風癱。
1.捆縛﹐束縛。
1.因攣縮而致跛。
1.糾結。
1.用于送小兒滿月禮的敬詞。
1.長久;愈久。
1.猶言久別。
1.猶寬疏。
1.梵語maitreya音譯,意譯"慈氏"。著名的未來佛。我國的彌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帶笑容。傳說五代時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佛教大乘菩薩。《彌勒下生經》說他將從兜率天下凡,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中國寺廟里供奉的彌勒佛像,袒胸露肚,圓臉長耳,笑口常開。這個形象來源于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契此,傳說他是彌勒的化身。
1.用于坐禪習靜的一種短榻。如彌勒佛坐榻狀,故稱。
1.契丹語。小鄉。
1.久經;經歷。
1.見"彌留"。
2.猶流連。
1.車軛末端的龍頭裝飾。彌,通"弭"。
1.夢魘。
2.猶彌漫。充滿;布滿。
1.統攝;籠蓋。
2.經緯,治理。
3.綜括﹑貫通。
1.包羅;布滿。
1.充滿;布滿。
①充滿;到處都是煙霧彌漫|黃沙彌漫的山野。②漫遠路途彌漫。
1.蔓延。
1.猶言迷茫﹑廣遠。
1.猶稍稍;逐漸。
2.連續。
3.滿溢貌。
4.有光澤貌。
1.猶彌漫。充滿;布滿。
1.猶遼遠。
1.細纻布。
1.高年。
2.經年;終年。
1.按轡徐行。彌,通"弭"。
1.終日。
1.連日連夜,夜以繼日。
散布彌散在周圍的是令人難耐的沉默。
1.滿山遍野。
1.更加厲害。
1.遠甥;外甥之子。
1.謂歷時久。
1.古指中士﹑下士。
1.愈加從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