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閒”。
1.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臣愿受盟而疾興,若以君靈不死,請待間而盟。
2.出自《相和歌辭·短歌行》有歌有舞間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3.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間。
4.出自《甌北詩話·李青蓮詩》必至敗亂時,始可得間逃出耳。
5.出自《李赤傳》其友與俱游者有姻焉。間累日,乃從之館。
6.出自《桃源行題趙仲穆畫》桃花重重間白云,洞門鎖住千年春。
7.出自《莊子·天地》跖與曾史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
8.出自《淮南子·俶真訓(xùn)》百圍之木,斬而為犧尊……然其斷在溝中,壹比犧尊溝中之?dāng)啵瑒t丑美有間矣。
9.出自《守戒》天下之禍,莫大於不足為,材力不足者次之。不足為者,敵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而思;則其於禍也有間矣。
10.出自《桃花》詩暖觸衣襟漠漠香,間梅遮柳不勝芳。
11.出自《逸周書·武紀(jì)》間其疏,薄其疑。
12.出自《孫子·用間》非圣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
13.出自《漢書·傅介子傳》樓蘭王安歸嘗為匈奴間,候遮漢使者。
14.出自《送窮文》於何聽聞,云我當(dāng)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間於予也。
15.出自《送三兄仁植先生應(yīng)召北上》詩讒人交間之,天路罹百艱。
16.出自《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馬隊主劉巨,世祖時舊人,詣鏘請間,叩頭勸鏘立事。
17.出自《太平廣記》頃有一秀才,年及弱冠,切於婚娶,經(jīng)數(shù)十處,托媒氏求間。
18.出自《論語·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19.出自《太平廣記》其人曰:“君之疾當(dāng)間矣。”
20.出自《〈棋品〉序》是以漢魏名賢,高品間出。
21.出自《〈寓簡〉序》雖詼諧俚語無所不有,而至言妙道間有存焉。
22.出自《中國小說史略》﹝《儒林外史》﹞凡官師,儒者,名士,山人,間亦有市井細(xì)民,皆現(xiàn)身紙上,聲態(tài)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
23.出自《畸人手記·新與舊》我跟他們有幾點是很融洽無間的。
24.出自《嘯亭雜錄·設(shè)間誅袁崇煥》明莊烈帝信其間,乃立磔崇煥。舉朝無以為枉者,殊不知中帝之間也。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yán)。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yán)。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dāng)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