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薦】的拼音、怎么讀

薦

拼音: jiàn

繁體:薦

筆畫:9

部首:艸

五筆:adhb

結構:上下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動詞

推舉;介紹。

2.

動詞

〈書〉獻;祭。

3.

名詞

〈書〉草。

4.

名詞

〈書〉草席;草墊子。

5.

名詞

(Jiàn)姓。

詳細釋義

1.

再;又;接連。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政令之無常,國家罷病,不虞薦至。

2.出自《北史·高勱傳》人神怨憤,怪異薦發。

3.出自《祭鄭夫人文》年方及紀,薦及兇屯。

4.出自《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九州重構亂,五代薦荒饑。

2.

草席。參見“草薦”。

1.出自《說文·草部》薦,薦席也。

3.

草。

1.出自《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

4.

牧草。

1.出自《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5.

草茂密叢聚。參見“薦草”。

1.出自《新唐書·裴延齡傳》長安、咸陽間,得陂艿數百頃,愿以為內廄牧地,水甘草薦與苑廄等。

6.

墊席;墊褥。

1.出自《韓非子·存韓》韓事秦三十余年,出則為捍蔽,入則為席薦。

2.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蜺裳。

3.出自《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三年》撤薦,剉以飼馬,薦盡,又食以飯。

4.出自《先母行略》方冬時,僅敝絮一衾,有覆無薦。

7.

襯,墊。

1.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章甫薦屨兮,漸不可久。

2.出自《晉書·姚萇傳》萇乃掘苻堅尸,鞭撻無數,裸剝衣裳,薦之以棘,坎土而埋之。

3.出自《東坡志林》其人以竹馬行水上,以板薦之,以曲木支腋下,一蹴輒百余步。

4.出自《歸去來·希望不要下雨》草地上鋪著木板,難民們有的就在木板上睡著,有的薦以草席。

8.

包裹。

1.出自《漢紀·宣帝紀一》作乘輿駕輦,加畫繡茵馮,黃金涂;韋絮薦輪,侍婢以五彩絲挽顯於第中游戲。

9.

進獻;送上。

1.出自《儀禮·鄉射禮》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賓少退,薦脯醢。

2.出自《國語·晉語三》補乏薦饑,道也,不可以廢道於天下。

3.出自《后漢紀·桓帝紀下》臣實懷愚,不憚瞽言,使身死名著,碎體糞土,薦肉狐鼠,猶生之年。

4.出自《許國公神道碑銘》二寇患公居閑,為己不利,卑身佞辭,求與公好,薦女請昏,使日月至。

10.

祭祀時獻牲。

1.出自《易·觀》觀,盧而不薦,有孚颙若。

2.出自《左傳·隱公三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3.出自《徐文淵墓志銘》此人主所以薦天地宗廟,非臣下所宜得。

4.出自《桃花扇·哄丁》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薦。

5.出自《集外集拾遺·自題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11.

指請和尚道士念經拜懺以超度亡靈。

1.出自《夷堅甲志·解三娘》明日,召僧為誦佛書,作薦事,遂行。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既是賢夫新亡求薦,家中必然設立孝堂,此須在孝堂內設箓行持,方有專功實際。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元來吳氏請醮薦夫,本是一點誠心,原無邪意。

12.

推薦;介紹。

1.出自《國語·晉語七》辛未,朝於武宮,定百事,立百官,育門子,選賢良,興舊族,出滯賞,畢故刑,赦囚系,宥閑罪,薦積德。

2.出自《孟子·萬章上》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

3.出自《夫人曾氏墓志銘》曾不蕃寵,以畀子孫;曾不遐年,善則長存。維仲薦美,列辭墓門。

4.出自《書信集·致許廣平》周啟明頗昏,不知外事,廢名是他薦為大學講師的。

13.

至;達到。

1.出自《曹成王碑》文被明章,武薦畯功。

2.出自《阻東昌三日》詩杜北韋南留客苦,冰桃火棗薦牙酸。

14.

鋪陳。

1.出自《毛積夫墓志銘》君薦虎皮道旁,燔肉煮葵菜,浩歌縱飲,弗為視。

15.

踐踏。參見“薦撙”。凌駕;壓倒。

1.出自《荀子·儒效》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薦撙,以相恥怍,君子不若惠施、鄧析。

16.

執;舉起。

1.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手薦鸞刀,漫之膻腥。

17.

佐食。

1.出自《嶺表錄異》取小蚌肉,貫之以篾,曬乾,謂之珠母,容桂人率將燒之以薦酒也。

2.出自《花犯·梅花》詞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

3.出自《江鄰幾雜志》河朔人食油湯鲙,以薦酸醬粟飯。

18.

通“洊”。屢次;接連。

1.出自《舊唐書·馬燧傳》嗟予寡昧,嗣守丕圖。寇戎薦興,德化未孚。

2.出自《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又前期累日,甘露薦降。

3.出自《應詔陳言疏》國初定賦,以其薦經寇亂,概從輕額。

19.

通“搢”。插。

1.出自《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庭,薦笏言於卿士。

20.

通“栫”。堵塞。

1.出自《墨子·迎敵祠》凡守城之法,縣師受事,出葆,循溝防,筑薦通涂。

21.

指祭品。

1.出自《禮記·祭義》奉薦而進。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嵩霍

1.嵩山與霍山的并稱。


嵩箕

1.嵩山與箕山的并稱。


嵩京

1.洛陽的別稱。因嵩山在其東南,故稱。


嵩峻

1.高大。


嵩巒

1.高峻的峰巒。


嵩洛

1.嵩山和洛水的并稱。兩者均近東都洛陽。


嵩邙

1.嵩山和邙山的并稱。


嵩溟

1.嵩山與北溟。泛指高山與大海。


嵩牛

1.唐代畫家戴嵩,師韓滉。善畫水牛﹑田園風景。畫牛尤有神韻。世因稱其所畫之牛為"嵩牛"。


嵩丘

1.亦作"嵩邱"。

2.嵩山。

3.泛指高山。


嵩邱

1.見"嵩丘"。


嵩汝

1.嵩山和汝水的并稱。


嵩山

1.山名。在河南省登封縣北,為五岳之中岳。古稱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有三東為太室山,中為峻極山,西為少室山。


嵩山三闕

1.指嵩山的太室﹑少室﹑開母三石闕漢代銘文。


嵩少

1.嵩山與少室山的并稱。亦用為嵩山的別稱。


嵩生

1.舊時祝壽的頌詞。語本《詩.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極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崧,同"嵩"。


嵩室

1.即嵩山。嵩山東為太室,西為少室,故稱。


嵩陽

1.嵩山之南。

2.寺觀名。在河南省登封縣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間建,初名嵩陽寺。唐改名嵩陽觀,宋改名天封觀,元改名嵩陽宮。宮前有唐徐浩書《嵩陽觀圣德感應頌》石刻,境內有古柏三株,傳為漢武帝登嵩山時所封。參閱《清一統志.河南.河南府一》。


嵩陽笙

1.傳說仙人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仙人浮丘公迎之居嵩山。事見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因以"嵩陽笙"指仙界音樂。


嵩陽書院

1.故址在河南省登封縣太室山南麓。建于五代。宋太宗至道元年七月賜額"太室書院"。仁宗景佑二年九月置學官,重修,詔令更名"嵩陽書院",并賜額。為宋代四大書院之一。明末傾圮殆盡。清康熙十三年重建。參見"四書院"。


嵩岳

1.即嵩山。


慫兢

1.驚慌。


慫悀

1.亦作"?悀"。

2.見"慫恿"。


悚抃

1.歡愉。


悚側

1.見"悚仄"。


悚怛

1.惶恐;驚恐。


悚戴

1.歡欣奉戴。


悚動

1.猶震動。


悚駭

1.驚恐。


悚汗

1.因惶愧而汗出。


悚皇

1.見"悚惶"。


悚惶

1.亦作"悚皇"。

2.猶惶恐。


悚敬

1.猶恭敬。


悚懼

1.亦作"悚愳"。

2.恐懼;戒懼。


悚愳

1.見"悚懼"。


悚慨

1.猶惶恐。


悚愧

1.惶恐慚愧。


悚厲

1.猶言兢兢業業。


悚立

1.聳立,豎立。


悚栗

1.見"悚栗"。


悚恧

1.惶恐慚愧。


悚跂

1.見"悚企"。


悚企

1.亦作"悚跂"。

2.引頸舉踵而望。形容殷切盼望。


悚切

1.憂懼貌。


悚怯

1.惶恐膽怯。


悚慶

1.歡慶。


悚然

懼怕的樣子毛骨悚然|面露悚然之色。


悚懾

1.亦作"悚詟"。

2.畏服。


悚悚

1.恐懼貌。


悚惕

1.恐懼;惶恐。

2.常用為奏章或書信中的套語。

3.警惕。

4.敬畏。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龙陵县| 郓城县| 隆回县| 新源县| 上林县| 讷河市| 剑阁县| 天全县| 武胜县| 泽库县| 芷江| 芜湖市| 建湖县| 旺苍县| 太康县| 宜城市| 内黄县| 林州市| 侯马市| 余江县| 呼和浩特市| 抚顺县| 鄂温| 黑水县| 平和县| 漾濞| 汉源县| 东海县| 基隆市| 靖边县| 洛宁县| 肃北| 定南县| 尼木县| 梓潼县| 潜山县| 铜川市| 平和县| 龙州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