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僟”。
2.
隱微。多指事物的跡象、先兆。
1.出自《易·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2.出自《越絕書·外傳計倪》由此而言,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幾,得有喪之理。
3.出自《周易外傳·屯》陽方來而交陰,為天地之初幾,萬物之始兆,而屯紹乾坤以始建,信矣。
3.
時機;機會。
1.出自《史記·李斯列傳》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
2.出自《漢書·高帝紀上》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3.出自《后漢書·王允傳》幾不可后,公其圖之。
4.出自《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二狀》今安危之幾,間不容發,日失一日,貴在及時。
4.
機要,政事。
1.出自《勉強行道大有功》不操其心,而從容乎聲色貨利之境,以泛應乎一日萬幾之繁,而責事之不效,亦可謂失其本矣。
2.出自《上清帝第五書》且俄日二主之事,頗有發明,皇上若俯采遠人,法此二國,誠令譯署進此書,幾余披閱。
5.
危險。
1.出自《書·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
2.出自《荀子·堯問》女以魯國驕人,幾矣。
6.
將近;幾乎。
1.出自《國語·晉語四》時日及矣,公子幾矣。
2.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
3.出自《史記·劉敬孫叔通列傳》通曰:“公不知也,我幾不脫於虎口!”
4.出自《老學庵筆記》椎髻獠面,幾不類人。
5.出自《初刻拍案驚奇》你做了不老成的事,幾把我老人家急死。
7.
及;達到。
1.出自《日知錄·史記通鑒兵事》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勢,非后代書生所能幾也。
2.出自《陳西臺墓表》實非兩漢、唐、宋所能幾。
3.出自《盛世危言·技藝》夫工藝非細事也,西人之神明規矩亦斷非一蹴可幾也。
8.
通“刉”。宰殺。參見“刉珥。”
1.出自《周禮·秋官·犬人》凡幾珥,沈辜,用駹可也。
9.
通“譏”。呵察;查問。
1.出自《周禮·地官·司關》國兇札,則無關門之征,猶幾。
2.出自《管子·問》若夫城郭之厚薄,溝壑之淺深,門閭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幾之。
10.
通“饑”。
1.出自《逸周書·商誓》幾、耿、肅、執,乃殷之舊。
11.
通“期”。日期。
1.出自《詩·小雅·楚茨》卜爾百福,如幾如式。
2.出自《左傳·定公元年》子家子不見叔孫,易幾而哭。
1.鼻黏膜受刺激,急劇吸氣,然后急速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
1.方言。說話或背誦接不下去,中途間歇。
1.方言。開玩笑。
1.私自做手腳沾便宜。
1.消釋;拋棄。
1.即打平火。
1.平均出錢聚餐。
2.引申為兩不吃虧。
1.見"打平火"。
1.見"打并"。
1.使物體破壞﹑損傷。
2.謂擊潰敵軍。
3.指突破原有的例規﹑習慣﹑狀況等。
1.比喻把未知的問題或情況弄清楚。
1.籍貫。
1.原來所據之地。
2.依據;遵循。
1.佛教語。佛教認為,眾生心體,自性清凈,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稱"本覺"。
1.原來的爵位。
1.自己方面的軍隊。
1.原籍所在之郡。
2.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
大學或學院的基本組成部分(區別于‘預科、函授部’等)。
①原有的~面貌ㄧ~的顏色。②原先;先前他~身體很瘦弱,現在很結實了ㄧ我~不知道,到了這里才聽說有這么回事。③表示理所當然~就該這樣辦。
1.佛教語。指人本有的心性。
2.原來的樣子。
1.自己的鄉里。
1.根基樹立。
2.原來擁立。
本金和利息。
技能;能力有~ㄧ~高強。
1.水的干流。比喻本錢。
2.水的干流。比喻事物發展的主要方向。
1.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宇宙體系學說認為,地球是不動的中心,太陽和行星環繞地球運行。為了說明行星視運動現象,認為每個行星在一個小圓上作等速運動,這個小圓叫做"本輪"。同時又假設本輪的中心在一個大圓上繞地球作等速運動,這個大圓叫做"均輪"。清人所編的《歷象考成》里均輪也譯作"本天"。
1.見"本來面目"。
①本來的名字;原來的名字(區別于‘別號、官銜’等)。②給本人起的名兒有些外國人的全名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父名,第三部分是姓。
1.指人生年干支。
2.見"本命年"。
1.同生年干支相值的辰區。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稱十二辰,用以紀年。太歲由東向西運行,每年達到一個辰區。
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屬鼠,再遇子年,就是這個人的本命年。參看〖生肖〗。
1.同人生日干支相同的日子。
①樹的下部和上部,東西和底部和頂部,比喻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詳述~。②比喻主要的與次要的~顛倒。
1.比喻顛倒了事物的主次輕重。
1.即紀事本末體。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裁。
1.主謀。
2.指主謀者。
3.原來的謀劃﹑打算。
①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如初生的嬰兒會哭會吃奶,蜂釀蜜等都是本能的表現。②有機體對外界刺激不知不覺地、無意識地(作出反應)他看見紅光一閃,~地閉上了眼睛。
1.該年,這一年。
1.農業。古以農為本,故稱。
1.亦作"本?"。
2.始末。
①即期票”(924頁)。②專指銀行本票。由銀行出票、銀行付款的票據。多為見票即付,可記名或不記名。可用以替代現金流通,具有通貨的性質。在中國,按照銀行結算辦法,銀行本票是銀行在收妥客戶款項后簽發,作為憑以辦理轉帳結算或支取現金的票據。
1.這個鋪子。
1.本真,本來面目。
1.自己的妻子。
①用來營利、生息、賭博等的錢財做買賣得有~。②比喻可以憑借的資歷、能力、條件等強壯的身體是做好工作的~。
1.親生父母。
1.本心。
2.實情。
3.原來的感情。
1.原來的身軀。借指本來的面貌﹑身份。
1.原來的旨趣。
1.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