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化”的今字。
2.
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
1.出自《書·洪范》一曰食,二曰貨。
2.出自《文心雕龍·程器》丁儀貪婪以乞貨,路粹??啜而無恥。
3.出自《遼史·食貨志》食莫大於谷,貨莫大於錢。
3.
貨物,商品。
1.出自《易·系辭下》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通財鬻貨曰商。
3.出自《祭袁太監文》蠻墟海聚,獄無濫辭,峨峨邛僰,貨走京師。
4.出自《四世同堂》鋪中只有那么一些貨,越賣越少。
4.
錢幣。
1.出自《周禮·秋官·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下》百姓憒亂,其貨不行,民私以五銖錢市買。
3.出自《隋書·食貨志》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
5.
賄賂,買通。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晉侯使醫衍鴆衛侯,寧俞貨醫,使薄其鴆,不死。
2.出自《顏氏家訓·治家》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
3.出自《涑水記聞》法司竭其家貲入京師,欲貨大理吏求間息耗。
4.出自《玉堂叢語·銓選》越閩胥人革役者,貨縣胥,竄名吏籍中上部,往往冒官去。
6.
指給報酬。
1.出自《零陵郡復乳穴記》徒吾役而不吾貨也,吾是以病而給焉。
7.
賣;出售。
1.出自《后漢書·延篤傳》時皇子有疾,下郡縣出珍藥,而大將軍梁冀遣客赍書詣京兆,并貨牛黃。篤發書收客,曰:“大將軍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應陳進醫方,豈當使客千里求利乎?”
2.出自《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既鍛以火,赴市貨之,得上金之價。
3.出自《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這個正是學成文武藝,合當貨與帝王家。
4.出自《聊齋志異·晚霞》端貨其珠,有賈胡出貲百萬,家由此巨富。
8.
購買。
1.出自《說郛》公恐其貨酒不治藥,親為治之。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乃是久慣大客商,江行防盜,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捆內,瞞人眼目的。
3.出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以家無園圃,不能自植;貨于市者,俱叢雜無致。
9.
對人的貶稱(多為詈語和玩笑語)。
1.出自《金瓶梅詞話》沒羞的貨,丫頭跟前也調個謊兒。
2.出自《儒林外史》他是個不中用的貨,又不會種田,又不會作生意。
3.出自《山洪》他那個猴子轉劫的貨,眨眨眼睛就是一個法,曉的他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1.用以充抵力役的賦稅。
2.指以賦稅充抵力役的制度。
〈書〉遭到父母的喪事。
1.有關人丁服徭役的規定。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生于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美國全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從事高能物理、γ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研究。1974年與他人各自獨立發現j/χ粒子,為此與里希特共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清代把人丁稅折算銀錢勻入田賦中一并收取的制度。
1.南朝梁丁覘善隸書,南朝陳智永善草書,當時人稱"丁真永草"?!短綇V記》卷二○七引唐張懷瓘《書斷》"智永章草及草書入妙……丁覘亦善隸書,時人云丁真永草。"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引《書斷》作"丁真楷草"◇用為贊人書法之辭。
1.少壯。
1.古代課稅,征徭役,以年齡分為黃﹑小﹑中﹑丁﹑老五類。丁中為其中主要兩類。此制始于北齊。歷代迭有變更。
1.指世居當地的人丁。與客居人丁相對。
1.指丁夫。
1.古楚地稱蝦蟆為丁子。
2.指兒子。
3.釘子。
1.見"丁字簾"。
繪圖的用具,多用木料或塑料制成,形狀像丁字。
斷面呈t形的條狀鋼材。俗稱丁字鐵。
呈t形的街道。
1.明代內府十庫之一。專儲銅鐵﹑獸皮等物,以備御用。
1.孤獨。
1.形容出色。
1.形容窮得精光。
1.叮當作響。
2.形容窮得精光。
1.叮當。
2.形容剛強有骨氣。
1.蜻蜓的別稱。
1.象聲詞。形容金屬﹑玉石等撞擊的聲音。
1.形容金屬物體敲擊振動聲。
1.叮鈴。
1.形容鈴聲或金屬物體敲擊聲。
同‘丁寧’。
〈方〉追問。
叮①蚊蟲~。
再三囑咐老師~他,在新的環境里仍要繼續努力。
1.比喻很有名聲。
1.象聲詞。
1.象聲詞。聲清越貌。
象聲詞,多形容玉石等撞擊的聲音。
1.象聲詞。
1.泛稱粗陋的陶質小盆小甕。
1.泛稱粗陋的陶質小盆小甕。
1.中醫指病理變化急驟并有全身癥狀的惡性小瘡。
中醫指癥狀嚴重的疔瘡。
1.腳疔。
1.極視貌。
1.球類比賽中緊緊跟著對手不放的一種防守方法。
同‘釘梢’。
1.目光集中地看。
1.直視貌。
1.鐵制的有釘狀齒的耙﹐是翻地﹑碎土的農具。
1.象聲詞。形容金屬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
用大鐵釘做齒的耙,用來弄碎土塊,平整地面。使用時平放在地面上,用牲畜或機器牽引。
釘釘子用的小錘,錘頭一端是方柱形,另一端扁平,有的中間有起釘子用的狹縫。
1.一種中間堆放五色糕點的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