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薜荔”。常綠灌木,爬蔓,葉卵形。果實球形,可做涼粉。莖、葉可入藥。
2.
名詞
(Bì)姓。
1.
見“薜荔”。植物名。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葉橢圓形,花極小,隱于花托內。果實富膠汁,可制涼粉,有解暑作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木蓮》。
1.出自《楚辭·離騷》擥禾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2.出自《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詩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
2.
見“薜荔”。梵語Preta的譯音?;蜃g為“薜荔多”。義為餓鬼。
1.出自《一切經音義》薜荔,蒲細、來計反,此譯言餓鬼也。
2.出自《云笈七簽》薜荔者,餓鬼名也。
1.謂光輝燦爛。
1.休美貌。語本漢揚雄《太玄.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司馬光集注引陸績曰﹕"矞皇﹐休美貌。"
2.輝煌;光輝。
3.神名。
1.華美。
1.瑞雪。
1.譎詭。
1.明盛貌『揚雄《太玄.交》﹕"陽交于陰﹐陰交于陽﹐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司馬光集注引王涯曰﹕"矞矞皇皇﹐明盛之貌。"一說萬物當春生長貌。范望注﹕"矞矞﹐物長春風之聲貌也。"
1.三色彩云﹐古代以為瑞征。語本漢董仲舒《雨雹對》"云則五色而為慶﹐三色而成矞。"《文選.左思》"矞云翔龍。"李善注"矞云者,外幸內青也。"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亭中云氣往來,或化而為嘉禾瑞草,變而為矞云醲泉。"后用以喻賢德而有地位的人。
1.富于道德。
1.《易.蠱》"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孔穎達疏"體柔當位,干不以剛,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李鏡池通義"想光大父親的事業,但實行起來則遇到困難。"后因以"裕蠱"謂光大父業。唐權德與《唐尚書度支郎中贈尚書左仆射正平節公裴公神道碑銘》"纂積厚之緒業,貽克家之燕翼,流光裕蠱,為世師式。"一說,蠱,毒蟲,以喻小人。因亦以"裕蠱"謂寬縱壞人。
分布于甘肅的少數民族。約12萬人(1990年)。為回紇后裔之一。用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無文字,通漢語文。信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俗。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1.見"裕民足國"。
1.松弛。謂不緊張。
1.大利,暴利。
1.古代帝王陵墓名。(1)金顯宗陵。在北京市房山縣西北大房山。(2)明英宗陵。在北京市昌平縣石門山東,即十三陵的第四陵。(3)清高宗陵,在河北省遵化縣西北昌瑞山。
2.宋人對神宗的習慣稱呼。神宗陵本名永裕陵,在河南省鞏縣西南。
1.使民眾富裕。
2.教導民眾。
3.清初三藩叛清時耿精忠的建號。
1.使人民富裕,國家豐足。語本《荀子.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1.豐足有馀貌。
2.自足貌。
1.富饒。
1.寬馀自如貌。
1.遭受毀謗。
1.謂遇到方便的機會。
1.謂碰到突然發生的事故。
1.遭受讒言的陷害。
1.即愚臣。謙稱。遇,通"愚"。
1.猶碰到。
1.抵當敵軍;對付敵方。
1.猶碰到。
1.境遇順利或不順利。
1.遭逢禍患。
2.被殺害。
1.猶相逢。
1.遭遇禍患。
1.碰到機會。
1.遭到急難。
2.猶應急。
1.猶患病。
1.遭遇困厄。
1.得救脫險。
1.猶遇害。
1.指諸侯相見的禮節。
1.猶受辱。
1.遭遇戰亂。
1.謂目光接觸到。
遭遇危難而死不幸遇難|遇難者。
1.碰到災難也能化為吉祥。
1.見"遇難成祥"。
1.遭到譴責。
1.獵犬。
1.猶待人。
1.逢到大赦。
1.謂碰到良好的時機。
1.指諸侯間相會的事。
2.碰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