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遮蓋;擋住。
2.
動詞
概括;總結(jié)。
1.
見“蔽芾”。茂盛貌。一說,小貌。
1.出自《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2.出自《茶園十二韻》蔽芾余千本,青蔥共一園。
3.出自《陶庵夢憶·天臺牡丹》有侵花至漂發(fā)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壽。
4.出自《漢文學(xué)史綱要》蔽芾蔥蘢,恍逢豐木。
2.
覆蓋;遮擋。
1.出自《禮記·內(nèi)則》女子出門,必?fù)肀纹涿妗?/p>
2.出自《論衡·累害》濕堂不灑塵,卑屋不蔽風(fēng)。
3.出自《和胡西曹示顧賊曹》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
4.出自《祭薛助教文》藏棺蔽帷,欲見無緣。
3.
庇護。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齊氏用戈擊公孟,宗魯以背蔽之。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3.出自《清異錄·釋族》太祖陳橋時,太后方飯僧於寺,懼不測,寺主僧誓以身蔽。
4.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嚴(yán)公看了,恐怕傷壞了他……將身蔽了孩兒。
4.
掩飾。
1.出自《韓非子·有度》交眾與多,外內(nèi)朋黨,雖有大過,其蔽多矣。
2.出自《〈梼杌閑評〉總論》后世君暗臣驕,上蒙下蔽,遂成天地不交之否。
3.出自《花邊文學(xué)·論秦理齋夫人事》進步的評論家則說人生是戰(zhàn)斗,自殺是逃兵,雖死也不足以蔽其罪。
5.
隱覆;埋沒。
1.出自《書·湯誥》爾有善,朕弗敢蔽。
2.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
3.出自《抱樸子·欽士》以致賢為首務(wù),得士為重寶,舉之者受上賞,蔽之者為竊位。
4.出自《李仲舉墓志銘》髦士,非科舉所謂士也,譽之所不加,烝之所不及,科舉蔽之也。
6.
蒙蔽;壅蔽。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以誣道蔽諸侯,罪莫大焉。
2.出自《韓非子·備內(nèi)》大臣比周,蔽上為一,陰相善而陽相惡以示無私,相為耳目以候主隙。
3.出自《辯命論》仲任蔽其源,子長闡其惑。
7.
昏聵,不明是非。
1.出自《管子·桓公問》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2.出自《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聰明先而不蔽,法令察而不苛。
3.出自《讀墨》詩如何蔽於斯,獨有見於彼。
8.
弊端,病患。
1.出自《論語·陽貨》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
9.
隱蔽,躲藏。
1.出自《讓縣自明本志令》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
2.出自《三戒·黔之驢》蔽林間窺之。
10.
涵蓋;概括。
1.出自《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出自《五等論》秦漢之典,殆可以一言蔽矣。
3.出自《司馬溫公神道碑》故臣論公之德,至於感人心,動天地,巍巍如此,而蔽之以二言,曰誠曰一。
4.出自《澗上徐先生枋祠堂記》先生風(fēng)節(jié)之高,具見於諸家志傳,不待予之文而著,而予得一言以蔽之者,以為昔人處此,雖陶公尚應(yīng)拜先生之下風(fēng),非過也。
11.
屏障;障礙。
1.出自《左傳·昭公十八年》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
2.出自《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袪蔽于目,釋負(fù)于躬。
3.出自《蠡測匯鈔·水沙連紀(jì)程》余熟番聚居山下者二十余家,猶借當(dāng)日民人占筑之土圍以為蔽,誅茅為屋,器具粗備。
12.
古時車輿前后或左右遮擋風(fēng)塵的簾子。
1.出自《周禮·春官·巾車》王之喪車五乘,木車蒲蔽。
2.出自《儀禮·既夕禮》主人乘惡車,白狗幦,蒲蔽。
13.
審斷,判決。參見“蔽罪”。
1.出自《書·康誥》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
14.
耳門。
1.出自《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頭面》耳門曰蔽,耳輪曰郭。
15.
古博具名。
1.出自《楚辭·招魂》菎蔽象棋,有六博些。
2.出自《方言》博……吳楚之間或謂之蔽,或謂之箭里。
16.
通“敝”。破舊;敝陋。
1.出自《老子》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17.
春秋鄭邑名。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見《國語·鄭語》。
1.出自《國語?鄭語(公序本)》若克二邑,鄢、蔽、補、丹、依、?、歷、華,君之土也。
18.
指防護人馬等的器物。
1.出自《管子·乘馬》一馬,其甲七,其蔽五。
1.猶漫溢。水過滿而外流。
1.盤旋;回繞。
1.寶劍名。
1.唐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妔。"后以"盤硬"指語句新奇,不落窠臼。
1.花費;使用。
1.見"盤游"。
1.飯食名。
1.曲折迂回。
1.見"盤盂"。
1.盤與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將銘言或功績刻于盤盂,以為法鑒。
1.娛樂。
曲折幽深重山疊嶂,盤郁峻險,我們迷路了。
1.沿著盤轉(zhuǎn)的路行走。
1.一種大蔥的名稱。
1.指發(fā)髻。
2.盤旋于云霄。
1.搬運。
1.運載。
1.帶有底盤的一種飲器。
1.查核賬目。
1.回環(huán)曲折。
1.指釣鉤。
2.即羅盤。
1.安然聳立。
1.雜體詩名。
2.全詩凡一百六十八字,四十九句,二十七韻,篇中多傷離怨別之辭。讀時從中央以周四角,宛轉(zhuǎn)回環(huán),當(dāng)屬回文詩體一類。
1.回旋;旋轉(zhuǎn)。
1.盤盛肴饌的統(tǒng)稱。
1.旅費。
1.指好勇斗狠的人。
1.謂兩腿盤屈相疊的坐姿。
1.環(huán)立;盤踞。
1.指宴席。樽,酒樽。
1.兩腿盤屈交疊而坐。
1.見"媻珊"。
1.亦作"媻姍"。亦作"媻跚"。
2.猶蹣跚。行走艱難貌。
3.飄動貌。
1.見"媻珊"。
1.見"婆娑"。
1.緩行不前貌。
1.旋行貌。
1.亦作"c躪"。
2.退縮旋轉(zhuǎn)貌。
1.亦作"?馬"。
2.謂馳馬盤旋。
1.亦作"c跚"。亦作"?跚"。亦作"蹣?"。
2.跛行貌。
3.行步緩慢貌。
4.行步搖晃跌撞貌。
5.舞步翩躚貌。 6.旋行貌;徘徊貌。
1.行步緩慢億貌。
1.謂地形雄偉廣闊。
1.盤踞糾結(jié)。
1.蟠曲停留。
2.充滿;布滿。
1.亦作"蟠礴"。廣大無邊貌;高大貌。
2.充滿貌。
1.見"蟠薄"。
1.即撥車。紡麻紡紗的工具。
1.盤曲的無角之龍。常用作器物的裝飾。
1.澆鑄或雕刻有盤龍形的器物底座。
1.古代青銅器紋飾的一種。以螭龍盤曲糾結(jié)行為圖案。有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等紋樣。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