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光亮;明亮。
2.
見“敦煌”。地名,在甘肅省西部。
1.
亦作“熿”。
2.
明亮。參見“煌煌”。
1.出自《說文·火部》煌,煌煌,煇也。
3.
火光。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4.
鮮明。
1.出自《論文后編》煌然而成篇謂之篇。
5.
盛;美。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下》敦煌郡
2.出自《〈清通志〉凡例》穹碑勒在遐陬,煌乎莫與并矣。
6.
用同“惶”。參見“煌灼”。焦灼不安。
1.出自《上百里昌言疏》承命煌灼,伏增悲悚。
2.出自《薛王薨上損膳請復膳狀》伏聞寢膳有改乎常,臣等下情不安,夙夜煌灼。
1.遙遠的地方。
1.遙加仰慕。跂,通"企"。
1.遠相拋撇;遠相離棄。
2.指皇帝歸天。
1.疏遠埋沒。
1.對遠方的人或物的向往思念之情。
2.高遠的情懷。
1.久長的幸福。
1.邊遠之地。
1.邊遠之地。
1.猶遐夷。
1.廣加搜羅。
1.廣闊的郊野。
1.謂情操志節高尚。
1.荒遠幽僻。
2.久遠。
1.升天。謂死亡。
1.指前人的聲望。
1.識見高遠之士。
1.久長的年代。
1.謂目光深遠。
1.猶高就。
1.遠行;遠游。
2.歸隱;隱退。
1.高齡;高壽。
1.悠遠地思索或想象。
2.深長的思念。
1.后裔;遠裔。
1.猶窮究。
1.博采;廣泛地采用。
1.邊遠之地。
1.遠加追溯。
1.見"遐算"。
1.亦作"遐筭"。
2.深謀遠慮;高明之謀略。
3.高齡;高壽。
1.及于遠方。
1.遠方。
1.遠望。
1.邊庭;遠方之地。
1.通達遠方。
1.久遠的傳統。
1.邊遠地區;蠻荒之地。外,服外,荒外。
1.遠眺;遠望。
1.前人之足跡;往古之事跡。
1.傳播到遠方;馳向遠方。
2.謂遠加搜求。
3.指退隱。
1.見"遐騖"。
1.遠望。
1.高峻險要。
漫無邊際地想像閉目遐┫耄遐想云外寺。
1.遙遠的天空。
1.與人疏遠之心。
2.避世隱居之心。
3.放逸不羈之心。
4.廣闊的胸襟。
1.猶遙遠。
1.遙遠;漫長。
1.久遠的功業。
1.遠揚;普及。
1.前人的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