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量器名,方形,口小底大。古時以十斗為一斛,后又以五斗為一斛。
2.
名詞
(Hú)姓。
1.
量器。
1.出自《莊子·胠篋》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
2.出自《韓非子·二柄》故田常上請爵祿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
3.出自《哀時命》世并舉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4.出自《文心雕龍·銘箴》蓍龜神物,而居博弈之中;衡斛嘉量,而在臼杵之末。
2.
指斛形盆缽。
1.出自《北夢瑣言》歸登尚書每浴,皆屏左右,自于浴斛中坐移時。
2.出自《添字浣溪沙·用前韻謝傅巖叟瑞香之惠》詞赤腳未安芳斛穩,蛾眉早把橘枝來。
3.
量詞。多用于量糧食。古代一斛為十斗,南宋末年改為五斗。
1.出自《儀禮·聘禮》十斗曰斛。
2.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是歲谷一斛五十余萬錢,人相食,乃罷吏兵新募者。
3.出自《合歡帶》詞莫道千金酬一笑,便明珠萬斛須邀。
4.
量詞。古時弓力的計算單位。
1.出自《南史·齊魚復侯子響傳》子響勇力絕人,開弓四斛力。
2.出自《虎牙行》楚老長嗟憶炎瘴,三尺角弓兩斛力。
3.出自《觀吳進士舞劍歌》吳郎蛇矛更精突,牆頭角弓力十斛。
5.
比喻物之小。參見“斛舟”。
1.出自《新唐書·韋堅傳》堅豫取洛、汴、宋山東小斛舟三百首貯之潭,篙工柁師皆大笠、侈袖、芒屨,為吳楚服。
6.
量。
1.出自《太玄·輗》日月相斛,星辰不相觸。
2.出自《狂鼓史》你害生靈呵,有百萬來的還添上七八;殺公卿呵,那里查借厫倉的大斗來斛芝蔴。
3.出自《儒林外史》小人就是這里莊農人家,替人家做著幾塊田,收些稻,都被田主斛的去了。
7.
見“斛觫”。 顫抖貌。參見“觳觫”。
1.出自《辛卯仲冬雨中作》詩雨中行人足斛觫,去與公家制戎服。
8.
姓。北齊有斛子慎。見《北史·恩幸傳》。
1.出自《姓氏急就篇》北齊有斛子慎。
2.出自《正字通?斗部》斛,姓。宋斛繼善,紹興間判汀州事。
1.郁積不暢。
1.佩帶金印紫綬。謂身居高位。
1.曲折。
1.身佩印綬。謂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綬色。
1.回車。
1.佩帶青綬。謂作高官。
1.見"紆青拖紫"。
1.謂身佩印綬。形容地位尊顯。
1.迂回曲折。
1.回環縈繞。
1.屈身相就。
1.盤曲險阻。
1.曲折而行。
1.從容寬舒貌。
2.謂文辭委婉舒緩。
1.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
1.謂情意縈回難解。
2.謂山水回環旋繞。
1.迂回曲折。
2.形容人有才氣從容不迫。
3.謂歌曲文章曲折有致。
1.抑郁,郁積。
2.曲深貌。
1.迂回曲折。
①迂回曲折路紆軫而多┘瑁紆軫其詞。②抑郁而痛苦心郁結而紆軫|望墳思紆軫。
1.曲直。
1.佩朱綬,懷金印。形容身居高位。
1.亦作"紆朱曳紫"。
2.形容地位顯貴。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綬之顏色。
1.見"紆朱拖紫"。
1.佩紫綬。指身居高位。
1.系佩官印。謂身居官位。
1.見"紆尊降貴"。
1.謂地位高的人,謙卑自抑,屈尊俯就。
1.迂闊而高傲。
1.迂腐古板。
1.猶言環繞掩蔽。
1.迂腐淺薄。
1.敬詞。猶枉駕,屈駕。
1.謂才能迂拙。
1.猶迂誕。
1.迂拙愚笨。
1.迂闊荒誕;不合事理。
1.猶繞道。
2.斜路。引申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手段。
1.迂拙遲鈍。
1.宋司馬光自稱。
2.迂拙的丈夫。
1.迂腐的讀書人。
1.指神怪。
2.迂闊怪誕。
1.遇合。
1.深遠宏大。
遲緩;緩慢竹帛之儒,豈生而迂緩也|問答迂緩。
①繞圈子,不是正面直接迂回曲折。②進攻的軍隊向敵后方實施機動的作戰行動。準確掌握敵情,正確選擇迂回方向和路線,周密的組織協同是迂回的基礎。
1.曲折晦澀。
1.迂腐而迷惑。
1.猶枉駕。
1.迂拙不切事理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