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阻礙;妨礙。
1.出自《列子·黃帝》以商所聞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無得傷閡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2.出自《世說新語·規箴》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3.出自《題黃山湯院》詩已閡眠沙麂,仍妨臥石猿。
4.出自《玉篇》閡,止也。與礙同。
2.
阻隔不通。
1.出自《西京賦》右有隴坻之隘,隔閡華戎。
2.出自《文賦》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
3.出自《抱樸子·博喻》學而不思,則疑閡實繁。
3.
止。
1.出自《抱樸子·廣譬》靈鳳所以晨起丹穴,夕萃軒丘,日未移晷,周章九陔,凌風蹈云,不?不閡者,以其六翩之輕勁也。
2.出自《山海經圖贊·海外北經》厥形惟大,斯腳則跂,跳步雀躍,踵不閡地。
4.
限制。
1.出自《金史·黃久約傳》世豈乏材,閡於資格故也。
2.出自《潘順之吉士岱頂看云圖序》顧抱愿者輒窘於力,具力者又閡於時。
1.通好之家。
1.作符契用的箭。
1.交好﹐交往密切。
2.指交往密切的朋友。
1.梵語sūtra的意譯。佛教三藏之一﹐亦單稱經。對律﹑論而言。
1.宋元公文書用語﹐猶言查﹐按查。
2.考核;查考。
3.猶對質﹐當面對證。
1.勤苦﹐勞苦。
2.久別。
3.懷念。
4.相交;相約。
1.斷頸。
1.古代管理刻印書籍的官員。
2.猶法令。
1.密切;親密。
1.照契約原定數目按一定成數付出的回贖或悔約的補償費用。
1.對友人謙稱自己。
1.義母。
1.猶愛慕。
1.愁苦貌。
1.融洽。
1.猶投契﹐謂意氣相投。
1.契據﹐證券。
1.古代用帛制的符信。
1.契據﹐契約。
1.猶借據。
1.謂摯友間的囑托。
1.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因皆為契刀所刻﹐故亦稱契文。清孫詒讓有《契文舉例》。參見"甲骨文字"。
1.猶領悟。
2.指悟性。
1.心意投合;稱心。
1.謂馬傷蹄而畏行路。需﹐通"懦"。
2.謂車輛運行不良。
3.怯懦。需﹐通"懦"。
1.即義父。
1.友誼﹐情義。
1.交情﹐友誼。
1.猶合意﹐愜意。
意氣相投的朋友與二三契友切磋畫技。
1.舊時朋輩間敬稱。
1.即契書。
1.謂友情深厚。
2.器重。
1.拼湊編造不實之詞。
1.堆疊;壘造。
1.階旁;階前。
1.堆砌拼湊。
1.形容春日花木繁榮的景象。
1.臺階。
1.壘起,疊起。喻逐步上升。
1.拼湊堆砌。
1.形容衣服破爛。
1.演戲用的簡單布景和小道具。
2.指戲曲中滑稽戲謔的小動作。
1.砌磚堵死。
1.階石。
1.滴在臺階上的雨水。
1.古代王侯家用以登臨觀賞之臺。
1.堆砌填塞。
1.臺階一側背陰處。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羽狀分裂,裂片有缺刻,花白色。嫩葉可以吃。全草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