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阻礙;妨礙。
1.出自《列子·黃帝》以商所聞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無得傷閡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2.出自《世說新語·規箴》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3.出自《題黃山湯院》詩已閡眠沙麂,仍妨臥石猿。
4.出自《玉篇》閡,止也。與礙同。
2.
阻隔不通。
1.出自《西京賦》右有隴坻之隘,隔閡華戎。
2.出自《文賦》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
3.出自《抱樸子·博喻》學而不思,則疑閡實繁。
3.
止。
1.出自《抱樸子·廣譬》靈鳳所以晨起丹穴,夕萃軒丘,日未移晷,周章九陔,凌風蹈云,不?不閡者,以其六翩之輕勁也。
2.出自《山海經圖贊·海外北經》厥形惟大,斯腳則跂,跳步雀躍,踵不閡地。
4.
限制。
1.出自《金史·黃久約傳》世豈乏材,閡於資格故也。
2.出自《潘順之吉士岱頂看云圖序》顧抱愿者輒窘於力,具力者又閡於時。
1.經商;販賣。
1.盛衰﹐興亡。
2.指興復廢毀的事物。
1.比喻惡人或逆子。
1.誅戮。辳,車裂。
1.梟與獍。舊時以為皆忤逆動物,故以并舉。破鏡,獸名,即獍。
勇猛強悍的騎兵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1.亦作"梟棋"。
2.古代博戲中的一種貴彩。
1.擒獲斬首。禽,同"擒"。
1.強悍之眾。
1.勇猛精銳。
2.指勇猛精銳的士兵。
1.古代博戲的兩種彩名,以梟為貴,散為賤。
2.喻指貴賤。
1.舊時博戲的勝彩名。梟為幺,得幺者勝。色,賭具。亦稱骰子。
1.比喻丑惡之徒。
1.舊時謂斬頭而懸掛在桿上示眾。
1.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砍頭懸掛示眾fe76*b031W髀遙敗,其徒二十人皆梟首、車裂殉,滅其宗。
1.斬首懸示于眾。
1.驍勇的首領。
1.舊指走私販鹽的不法之徒。
1.經冬不落的桃子。桃子干后懸掛樹上,如梟首之狀,故名。
1.殲滅。
1.猶暴徒。
1.兇惡狡猾。亦指兇惡狡猾的人。
1.見"梟懸"。
1.象聲詞◆喊聲。
1.泛指惡鳥。
1.怪笑,獰笑。
1.兇心;野心。
1.比喻心惡貌善。
1.不吉的星命。
1.兇惡。
①兇橫強悍梟雄險鷙。②驍勇雄豪梟雄之才。
1.亦作"梟縣"。
2.斬首懸掛示眾。
1.亦作"梟陽"。亦作"梟楊"。
2.獸名。即狒狒。
1.見"梟羊"。
1.見"梟羊"。
1.誅戮。
1.邪惡之聲;惡逆之聲。
1.驍勇。
1.泛指鷙鳥。
1.兇悍之盜。
1.斬首;梟首。
1.如梟之張翼。形容猖狂恣肆。
1.如梟啄裂獵物。極言殘暴。
2.謂誅戮。
1.古代博戲的兩種彩名。亦代指博具。
1.梟鳥的族類。喻邪惡之輩。
1.形容女子脊背瘦削,體態優美。
1.刪改定稿。
壁山壁。山壁像削過一樣的筆直懸崖削壁|削壁千仞。
1.刮削。
2.謂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