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橄欖”。①常綠喬木,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兩端稍尖,綠色,可以吃,也可入藥。②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叫青果。③油橄欖的通稱。油橄欖,常綠喬木,又叫齊墩果,花白色,果實用于生產食用橄欖油。歐美用它的枝葉作為和平的象征。
1.
見“橄欖”。果樹名。亦以稱其果實。常綠喬木。果實呈橢圓形,又名青果,可食,味略苦澀而又芳香,亦可入藥。產于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
1.出自《三輔黃圖·北宮》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橄欖、千歲子、甘橘,皆百余本。
2.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其果則丹橘、余甘……龍眼、橄欖。
3.出自《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
4.出自《鶴沖天·題鄒生小像》詞風情何澹澹,乍展吳綾,回味略如橄欖。
5.出自《文匯報》自小就聽母親講過,有個人吃橄欖,一口咬下去酸澀得齜牙咧嘴。
2.
見“橄欖”。油橄欖的通稱。參見“橄欖枝”、“橄欖油”。
1.出自《文匯報》隨后,站在祭壇旁邊的男童將象征著和平與友誼的橄欖枝遞交給她。
2.出自《文匯報》另外的獎品還有青銅器、彩陶和橄欖油等。
1.疏失,延誤。
1.廢墜,喪失。
1.謂粗疏失當。
1.謂斷絕宗祀。
1.虛額兵員。
1.猶越俎。謂超越本職,干預他事。
地下埋藏的各種礦物的總稱我國的~很豐富。
地殼中有開采價值的物質,如銅、云母、煤等。
1.舊時對礦工的稱呼。
1.礦坑。硐,通"洞"。
1.即礦兵。明代鄉兵的一種。
開礦的工人。
維護礦區治安的警察。
填充在巖石裂縫中成脈狀的礦床,常跟地層形成一定角度。金、銀、銅、鎢、銻等常產于礦脈中。
1.舊時礦主在礦區范圍內所發行的一種代價券。
1.亦作"礦樸"。亦作"礦鏷"。
2.未經煉制的銅鐵礦石。
1.見"礦璞"
1.未經熔煉的金屬。指礦石。
采礦的地區。
含有溶解的礦物質或較多氣體的水。
開采礦物的地方,包括礦井和露天采礦場。
1.指勘察和采礦的工程技術人員。
1.一種用有單向導電性質的礦石做檢波器的無線電收音機。又稱礦石收音機。
1.采礦的技術。
1.舊稱礦業稅。
1.指占有一定空間位置﹑具有一定形態和產狀﹑并且有用礦物或有用元素含量達到有工業價值的礦石的天然聚集體。
1.用駐軍開采礦產以節省國家開支的一種措施。
1.采礦事務。
地殼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數自然元素,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大部分是固態的(如鐵礦石),有的是液態的(如自然汞)或氣態的(如氦)。
1.即礦井。
1.指石油。
礦產資源勘察~ㄧ踏遍青山找~。
1.開礦事務。
1.粗獷耿直。礦,通"獷"。
1.舊指占有礦山和開礦生產手段的資本家。
地下采礦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礦體,用來支撐頂板,也有保護巷道和地面建筑物的作用。
1.猶始于。
1.贈別,送別。
1.賜與。
1.置酒送別。
1.饋贈。
1.猶惠顧,光臨。
1.賜贈。
1.贈以妻室。
1.贈獻壽禮。
1.饋贈。
1.賜福。
1.饋贈。
①周圍的圈他拿紅鉛筆在圖片四周畫了個~。②(事物)固有的格式;傳統的做法;事先劃定的范圍突破舊~的限制。
框(多指較小的)眼鏡~ㄧ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