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芳香,花草的香味。
2.
名詞
花草;花卉。
3.
形容詞
名詞
美好的;美好的名聲或德行。
4.
形容詞
〈書〉敬辭,用于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
5.
名詞
(Fāng)姓。
1.
草香。亦泛指香,香氣。
1.出自《說文·草部》芳,香草也。從草方聲。
2.出自《楚辭·九章·悲回風》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芷幽而獨芳。
3.出自《秋興賦》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4.出自《樞密王左丞宅新菊》詩北第秋將晚,東蘺菊正芳。
2.
花卉。
1.出自《風賦》回穴沖陵,蕭條眾芳。
2.出自《辭二知己》詩何以代遠誠,折芳臘雪中。
3.出自《百合》詩盛夏眾芳息,景物殊寂寥。
3.
指懿德美譽。亦以指賢德的人。
1.出自《楚辭·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2.出自《晉書·元帝紀論》文景垂仁,傳芳於南頓。
3.出自《賀冊皇太后表》恭維懿德,克配前芳。
4.出自《桂林霜·閨誠》此雖一時不幸,卻是千秋正氣,青史流芳。
4.
指人的青春。
1.出自《訴衷情》詞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
5.
稱人之敬辭。
1.出自如芳翰;芳顏;芳齡。
6.
古州名。北周始置。地在今甘肅臨潭。
1.出自《資治通鑒·唐高宗儀鳳元年》閏月,吐蕃寇鄯、廓、河、芳等州。
7.
姓。漢有幽州刺史芳乘。見《廣韻·平陽》引漢應劭《風俗通》。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芳氏,《風俗通》:“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1.膝蓋。
1.古代傳說中水名。
1.香木名。可作中藥。
1.東北地區一種碎土整地的農具。
1.即茴香。
1.敗壞;潰敗;衰替。
1.壞蛋。
1.中醫謂因醫治不當而成的頑癥﹑重病。
1.花費錢財,指請客﹑送禮﹑資助人等,是一種客氣的說法。
1.拆毀;拆除。
1.猶敗陣。
1.破損錯亂。
1.口語。比喻把事辦壞或情況變壞。
1.破壞法制和紀律。
1.敗壞;廢弛。
1.謂腹瀉。
1.詈詞。壞人,壞蛋。
1.方言。壞蛋。
1.亦作"坯戶"。
2.謂昆蟲在地里封塞巢穴。壞,通"培"。
3.指昆蟲所封塞的巢穴。
1.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一。謂火﹑水﹑風等"大三災"毀滅眾生和世界這一時期,凡歷二十小劫。
1.猶言毀壞。
1.倒塌;破敗。
1.腐爛;變質。
2.指腐蝕,蛀蝕。
3.猶言破爛,殘破。
1.壞的料子。常用以指稱壞人,猶壞東西,壞蛋。
1.猶崩潰。
1.漢蔡邕所撰《琴操》中的十二曲,傳為伯牙所作。
1.敗壞;混亂。
2.猶言變亂。
1.毀滅;磨滅。
1.喪命。
1.萎黃多瘤無枝葉的病樹。
1.方言。壞人,壞蛋。
1.壞鈔。
1.潰亂,潰散。
1.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顏色。
1.倒塌的山。
1.《南史.劉穆之傳》載,劉裕召劉穆之為主簿(軍吏),穆之"壞布裳為褲",往見劉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裝;裦,指軍裝◇以"壞裳為褲"代指從軍。
使事情搞糟照他說的做,非~不可。
〈方〉(~兒)比喻狡詐的心計;壞主意一肚子~。
1.胚胎。指事物之始。
1.指墳堆。壞,抔。
1.崩毀。
1.衰敗。
1.由于身體內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疾病。癥狀是全身軟弱無力,肌肉和關節疼痛,齒齦腫脹出血等。也叫維生素c缺乏癥。
1.猶言坍塌。
1.見"坯冶"。
1.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種正色和五種間色,故僧衣皆以壞色染成,因名壞衣。
會計上指確定無法收回的賬。
1.頑癥,重病。證,通"癥"。
1.解散朋黨。
2.指離心離德。
1.猶廢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