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處分犯錯誤或犯罪的人。
2.
名詞
(Fá)姓。
1.
亦作“罸”。
2.
罪行。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貪色為淫,淫為大罰。
2.出自《國語·周語上》國之不臧,則惟余一人是有逸罰。
3.出自《后漢書·袁術傳》武王伐紂,曰:“殷有重罰。”
3.
刑罰。
1.出自《書·康誥》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
2.出自《荀子·強國》故賞不用而民勸,罰不用而威行。
3.出自《奏彈曹景宗》是知敗軍之將,身死家戮,爰自古者,明罰斯在。
4.
處罰。
1.出自《書·無逸》亂罰無罪,殺無辜,怨有同,是叢于厥身。
2.出自《墨子·天志下》天子有善,天能賞之;天子有過,天能罰之。
3.出自《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
指宴飲及游戲、競技時對輸方或犯規者的處分。
1.出自《蜀都賦》合樽促席,引滿相罰,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2.出自《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3.出自又如:罰款;罰球。
6.
討伐。參見“罰罪”。
1.出自《左傳·定公四年》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周室何罪?
7.
鞭撻。
1.出自《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有邪惡者,三讓而罰。
8.
出金贖罪。
1.出自《書·呂刑》五刑不簡,正于五罰。
2.出自《周禮·秋官·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
9.
星名。
1.出自《史記·律書》北至於罰。罰者,言萬物氣奪可伐也。
2.出自《后漢書·郎??傳》罰者白虎,其宿主兵。
3.出自《星經·罰》罰三星,在東咸西下西北而列。
10.
用同“發”。參見“罰誓”。猶發誓。
1.出自《千金記·定謀》[末]……莫若我三人對天立誓,歃血為盟,共扶王室何如?[生]軍師美言,敢不從命。[外、末]既如此,就煩元帥麾下將校取雞狗血來罰誓。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知觀罰誓道:“若負了大娘此情,死后不得棺殮?!?/p>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私下擺個酒盒,要滿官人對天罰誓。
11.
用同“發”。參見“罰願”。猶發愿。
1.出自《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張文貴傳上》文貴對天來罰愿,對天罰愿與妻身。
2.出自《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出山罰愿度三千,尋遍閻浮未結緣。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所屬的全球和地區環境監測協調中心。1974年成立。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負責協調國際上有關的監測活動。開展氣候觀測、可更新資源監測、污染物遠程遷移監測、海洋污染狀況監測和人體健康檢驗等。
1.保全自己的身體﹑生命。
1.全體人群。
1.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應合人為的全德之人。
2.指完美的人。
3.肢體齊全的人。
4.指整個人﹑整個面貌。
5.保全人的身體和生命。 6.指保全百姓。
1.我國多種辦學形式之一。學校以教學為主,學生全天在校上課。
1.猶生死。全,保全;喪,喪生。
1.保全生命或名節。
2.整個身體。
1.亦省稱"全麻"。
2.醫學用語。臨床上用吸入麻醉或靜脈麻醉等方法,使病人全身的意識和感覺消失,以順利進行手術。
1.一心注意。
1.同"全神貫注"。
1.謂六欲皆得其所宜。
2.保全天性,順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
3.保全生命。
1.完美的聲音。指天籟。
1.完整的家畜。用于祭祀。
1.完全勝利;全盤勝利。
2.遠遠勝過。
3.戰車名。
1.謂保全軍隊,使無損傷。
1.謂境域完整,地方富裕。
1.見"全食"。
1.亦作"全蝕"。
2.天文學名詞。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簡稱。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處在月影之內,則在其本影內的人完全見不到太陽,稱"日全食"。在望日,如果地影掩蔽整個月球,地面上的人便見不到月球,稱"月全食"。
1.首尾圓滿﹑完美。
2.做事首尾一致。
1.德才齊備的人。
1.保全節操。
1.謂盡享天年。
1.語出《禮記.祭義》"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封建禮教認為人的形體來自父母,應當以完全無虧的身體,還之父母。
1.內容完整,并無殘缺的書。
2.指整部書。
3.由許多人合編的叢書。
4.指一人的全集。
5.就某一專題進行全面闡述所編次的書。
1.舊稱"十"是"全數"。
2.指全部(可以計數的人或物)。
1.最快的速度。
1.全局計劃。
1.完全遵從。
總集名。清康熙時彭定求等編。九百卷。收唐、五代詩歌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殘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條,作者二千八百三十七人,大致按時代前后排列,并附作者小傳。是收錄唐代詩歌最完備的總集。
1.全部,全班。
2.指整個套曲。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全套"必須同一宮調,有首有尾,一韻到底。
1.指整個身體。
2.指事物的全部。
3.指某一集體中的全部人員。
4.比喻完美的全面的。
5.見"全體學"。
1.晩清時稱生理學為全體學。
1.保全天性與生命。
2.整個天空。
3.整天。
1.舊時禮帖的一種。用紅紙制,共有十面,橫疊而成。用全帖表示恭敬鄭重之意。
1.全部通曉。
2.完全暢通。
1.舊時線裝本通俗小說,卷首有每回主要故事情節圖畫的,稱"全圖"。
2.猶宏圖。
1.可以日夜寄放孩子的托兒所。
2.指把孩子日夜都寄放在托兒所里。
1.保全。
2.全部繳納。
1.整篇文章。
1.原指戲曲舞臺上全副武打表演。亦用以喻暴力行動‖貶義。
1.完整的食物。
2.保全物類的生命。
1.整個戰線。
2.整個線路。常指鐵路。
1.舊時通俗話本﹑演義等繪有人物繡像及每回故事內容者,稱"全相"。
1.謂投入全部精力,沒有雜念。
1.品行完美無缺。亦指完美無缺的品行。
1.保全天性。
2.全部性格。
1.在一段時間里,因病請假休養,不參加工作。
1.保全,養成。
1.謂忠誠不渝。
1.完整的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