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由這一岸到那一岸;通過(江河等)。
2.
動詞
用船只等運載渡過水域。
3.
名詞
渡口(多用于地名)。
4.
名詞
(Dù)姓。
5.
動詞
由此到彼。
1.
通過江河。
1.出自《九嘆·遠逝》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順流。
2.出自《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追思南渡時,魚腹甘所葬。
3.出自《儒林外史》這里放船去渡了過來,莊征君迎了出去。
4.出自《黎明的河邊·烽火山上的故事》黎明時分,我軍開始撤退,敵人渡過了五龍河。
2.
渡口。
1.出自《晉書·杜預傳》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富平津。
2.出自《歸嵩山行》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3.出自《南鄉子》詞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
3.
引導。
1.出自《紅旗歌謠·草原上不落的太陽》合作社是金橋銀橋,把藏民渡上了天堂。
4.
引申為由此地、此時轉移到彼地、彼時。
1.出自《思玄賦》愿得遠渡以自娛,上下無常窮六區。
2.出自《幽蘭》詩梅歇春欲罷,期渡往不還。
1.指首領人物。
2.指出眾的人。
1.指科舉制鄉試中式的第一名。唐制,進士由鄉而貢曰解;明清鄉試稱解試,故中式的舉人第一名稱魁解,又稱解元。
1.見"魁梧"。
1.不同一般,杰出。
1.指杰出人物。
1.剛直。
1.市儈頭子,大市儈。
1.劊子手。
1.胸懷開闊。
1.形容高超特出。
2.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1.形容高超特出。
1.見"魁壘"。
1.小土丘。
1.蚶的別名。
1.猶魁帥。
1.在科舉考試中得第一。
1.謂于國之三公中最為杰出。
1.叛逆之首惡。
1.高檔的,上等的品級。
1.亦作"魁畸"。
2.杰出;特異。
1.高大。
1.猶魁首。
1.首領。超貶義。語本《書.胤征》"殲厥渠魁。"
1.獲得科舉考試第一名。
1.安然。
2.高大貌。
3.卓然突出貌。
1.奪魁之人。
1.大儒;大學問家。
1.見"魁三象"。
1.組成魁星的四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兩兩相近,成三對鄰近星象,舊以之喻國之三公。
1.壯實。
1.大學者。
1.奇特;與眾迥異。
1.主將;首領。超貶義。
1.有深交的老熟人。
1.猶魁能。
1.指突出﹑超群的人。
1.委積眾多貌。
2.形容高超特出。
1.不戴帽子。魁,通"科"。
1.高出眾人的聲望。
魁梧身材~。
1.見"魁梧"。
(身體)強壯高大這個戰士寬肩膀,粗胳膊,身量很~。
1.猶巨猾。
1.不戴帽并赤足。魁,通"科"。
1.魁星為北斗之一星,科舉時代就魁字取象,塑造鬼舉足踢斗之形,用以表示文運之兆◇又借以狀騎馬的姿勢。
1.杰出而強有力。
2.指稱雄者。
1.壯美。
2.指杰出人才。
1.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
2.泛指位次第一;最優者。
1.寬大之額。
1.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