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獨”。
2.
單獨;獨自。
1.出自《易·小畜》“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2.出自《代放歌行》君今有何疾,臨路獨遲回。
3.出自《月夜》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4.出自《懷元度》詩不見秘書心若失,百年衰病獨登臺。
5.出自《銅墻鐵壁》即使他和她成了親以后,他也不是她獨有的。他是屬于人民的!
3.
引申為孤立、孤獨。參見“獨夫”、“獨雁”。
1.出自《書·泰誓》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
2.出自《過驪山作》詩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
3.出自《潛書·任相》人君之患,莫大于自尊;自尊則無臣,無臣則無民,無民則為獨夫。
4.出自《管子·問》獨夫寡婦孤寡疾病者,幾何人也?
5.出自《秋》一個獨夫可以用蠻橫的力量摧毀一切,只要他高興這樣做。
6.出自《箏賦》睹獨雁之寒飛,望交河之水縮。
7.出自《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斷絕如殘漏,凄清不隔云……羈人方罷夢,獨雁忽迷群。
8.出自《聽宋宗儒摘阮》詩寒蟲促織月籠秋,獨雁叫群天拍水。
9.出自《春夜宴右相宅》詩別懷增惓惓,獨雁謾啞啞。
4.
老而無子孫者。
1.出自《書·洪范》無虐煢獨而畏高明。
2.出自《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長。
3.出自《春秋繁露·治水五行》存幼孤,矜寡獨。
4.出自《禾場上》如果是鰥寡孤獨,真正失去了勞動力的老人家,政府和農業社,都會保障他們的生活的。
5.
指無妻者。
1.出自《后漢書·獨行傳·劉翊》鄉族貧者,死亡則為具殯葬,嫠獨則助營妻娶。
6.
獨特;特別。
1.出自《莊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
2.出自《呂氏春秋?制樂》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
3.出自《收鹽》詩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4.出自《贈林處士古度》詩受命松柏獨,不改青青姿。
7.
通“孰”、“熟”。猶何,哪。
1.出自《呂氏春秋·必己》其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向之人?
8.
通“孰”、“熟”。深透。
1.出自《呂氏春秋·聽言》此四士者之議,皆多故矣,不可不獨論。
9.
猶如,類似。
1.出自《論衡·謝短》古禮三百,威儀三千;刑亦正刑三百,科條三千……禮與律獨經也。
2.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有魏開國之日,締構之初,萬邑譬焉,亦獨犨麋之與子都,培??之與方壺也。
10.
副詞。僅僅;唯獨。
1.出自《墨子·尚賢中》且以尚賢為政之本者,亦豈獨子墨子之言哉?
2.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3.出自《抱樸子·對俗》物多勝於人,不獨龜鶴也。
4.出自《紅樓夢》不獨是城里姓賈的多,外省姓賈的也不少。
5.出自《卜春秀》別人來得,獨你來不得。
11.
副詞。豈;難道。
1.出自《禮記·樂記》且汝獨未聞牧野之語乎?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獨無族姻乎?
3.出自《后漢書·孔融傳》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為君主邪?
4.出自《智囊補·語智·中牟令》汝為縣令,獨不聞天子好出獵乎?
12.
副詞。表轉折。猶卻。
1.出自《史記·趙世家》﹝趙氏﹞世有立功,未嘗絕祀。今吾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
2.出自《非有先生論》太公、伊尹以如此,龍逄、比干獨如彼,豈不哀哉!
13.
副詞。還,依然。
1.出自《寒夜直坊憶袁三公》詩高帷曉獨垂,華燭夜空冷。
2.出自《遇長安使寄裴尚書》詩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
3.出自《上牛頭寺》詩何處啼鶯切,移時獨未休。
14.
副詞。猶將。多用于疑問句。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
2.出自《莊子·徐無鬼》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
3.出自《呂氏春秋·知士》靜郭君曰:“受薛於先王,雖惡於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
15.
連詞。尚且。
1.出自《楚辭·離騷》覽察草木其獨未得兮,豈珽美之能當?
2.出自《說苑·雜言》夫善惡之難分也,圣人獨見疑,而況於賢者乎?
16.
獸名。似猿而大。
1.出自《埤雅·釋獸》獨,猿類也,似猿而大,食猿,今俗謂之獨猿。蓋猿性群,獨性特;猿鳴三,獨鳴一,是以謂之獨也。
2.出自《古謠諺·獨獸諺》獨一鳴而猿散。
3.出自《本草綱目·獸四·狨附獨》獨,似猿而大,其性獨,一鳴即止,能食猿猴。故諺曰:“獨一鳴而猿散。”
17.
姓。明有獨立、獨善。見《正字通·犬部》
1.出自《正字通?犬部》獨,姓。明獨立、獨善。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