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跌;摔。
1.出自《耆舊續聞》﹝章子厚﹞獨鞭馬向前去,曰:“我自有道理。”既近,取銅沙鑼于石上??響,虎即驚竄。
2.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怎見得高?幾年??下一樵夫,至今未曾??到地。
3.出自《水滸傳》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灑家?
4.出自《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若我回去,路上??在河里水里,明日都放不過你們。
2.
指射中而摔下。
1.出自《百花亭》一個似摘了心的禽獸,一個似??了彈的斑鳩。
3.
謂頓腳。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損金蓮,搓損蔥枝手。
2.出自《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三轉身,兩??腳。旋風響,臥烏嗚。
4.
掂。用手托物上下晃動。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文若虛接了銀錢,手中????看,約有兩把重。
2.出自《兒女英雄傳》﹝姐姐﹞手里??著把刀,奚落了我們一陣。
3.出自《林家鋪子》他回過頭去望著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又把手里的傘??了??,似乎說:“買一把吧?”
5.
詞曲名詞。猶疊,闋。
1.出自《耆舊續聞》曾看東坡《賀新郎》詞否……東坡此詞,人皆知其為佳,但后??用榴花事,人少知其意。
2.出自《夢溪筆談·樂律一》所謂“大遍”者,有序、引、歌、?、嗺、哨、催、??、袞、破、行、中腔、踏歌之類,凡數十解,每解有數疊者。
1.亦作"也波哥"。亦作"也末哥"。
2.元明戲曲中常用的襯詞。無義。
1.語氣助詞。表感嘆。
1.蒙古語,大的意思。元代任同一官職的數人,為首的在官名前加"也可"二字,表示第一。
1.同"也可"。
1.蒙古語的音譯。元代稱傳入我國的基督教。當時景教派(元以前已傳入)與天主教皆有教士來中國傳教,其教統稱"十字教",教士俱稱"也里可溫"。
1.襯詞。無義。
西亞國家。在阿拉伯半島西南部,臨紅和阿拉伯海。面積5319萬平方千米。人口1580萬(1995年)。首都薩那。高原、山地為主。除山區外,氣候干熱。東北部有沙漠分布。農牧業為經濟基礎。咖啡是傳統出口商品。
1.見"也哥"。
1.嘆詞。
2.疑問詞。
3.襯詞,無義。
1.襯詞。無義。
1.如同;一般。
1.蒙古語,謂九。
1.襯詞。無義。
1.語氣助詞。表疑問。
1.也應該,也應當。
副詞。表示可能,不肯定天氣悶熱,也許會下雨|這樣處理也許不很妥當吧?
1.同"也邪"。
1.語氣助詞。表肯定。
2.語氣助詞。表感嘆。
1.見"也與"。
1.亦作"也歟"。
2.語氣助詞。表疑問。
3.語氣助詞。表感嘆。
1.語氣助詞。表感嘆。
1.亦是。
1.曾經。
1.語氣助詞。表提示。
2.語氣助詞。表疑問。
3.語氣助詞。表擬度。
1.襯詞。無義。
1.謂步態妖冶嫵媚。
1.指財貨。
1.游春。
1.行為放蕩。
1.冶煉。
1.華麗的服裝。
1.即野葛,毒草名。
2.比喻狠毒之人。
1.鑄造金屬器物的工人。
1.繁華。
1.以冶鑄金屬器物為生的人家。
1.掌管冶鑄的官吏。
1.詞藻華美的詩句。
1.冶煉鑄造。
1.謂美麗異常。
2.指美麗的女子。
1.用焙燒﹑熔煉等方法,從礦石中提煉出所需要的金屬。
2.比喻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的鍛煉培養。
1.裝飾華麗的女子。
1.猶冶工。
1.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2.艷麗的容貌。
3.指美麗的女子。
1.容顏美好。
1.山名。在江蘇省六合縣東北,產銅鐵及磁石。相傳為漢吳王濞鑄錢之地。
1.古代從事冶煉鑄造的刑徒。
1.猶冶工。
1.熔化。
1.猶相思。
1.妖媚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