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捶擊;舂搗。
1.出自《詩·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
2.出自《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昭儀﹞懟,以手自擣,以頭擊壁戶柱。
3.出自《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取醋石榴兩三個,擘取子,擣破,少著粟飯漿水極酸者和之。
4.出自《搗衣篇》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擣戎衣向明月。
5.出自《宋史?宗澤傳》澤遣壯士夜擣其軍,破三十余寨。
2.
沖擊,攻打。
1.出自《后漢書·蓋延傳》可直往擣郯,則蘭陵必自解。
2.出自《奏畫守襄陽營田札子》以精兵二十萬直擣中原,收復故疆。
3.出自《小浮梅閑話》搗其穴,格殺數十人。
1.指暗中賄賂﹐拉關系﹐說人情。也稱通關節。
1.梢間。指房屋梢端處的一間﹐常用以堆放柴草等。
1.古時朝聘賓客﹐不得按時返回的﹐主人供給其飲食﹐叫做"稍禮"。
1.即燒賣。一種面制包餡食品。
1.給牛馬吃的草料。
1.船家婦女;撐船的女子。亦指船家之妻。
1.古代關東稱器物再漆。
1.蟬的別名。
1.謂逐漸增重。
1.周官名。
2.艄公﹐船夫。
1.漸衰;稍差。
1.指樹枝蘆荻等塞河之物。
副詞。①漸漸;逐漸人眾稍稍聚攏,但立刻即又散開。②稍微稍稍坐一會兒就走。
1.古代指官府按月發給的官俸。
1.小事。
1.撐船的人。
1.朝天。
1.拿自己的賭資來博取別人的銀錢。
副詞。稍微二兒子見過點世面,膽子稍為壯些。
1.猶見問。
1.可充賭本的財物。
1.略微休養生息。
2.略微停止。
3.小憩;歇息一會兒。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隊伍或個人從立正姿勢變為休息姿勢。
1.公家發給的糧食。
1.猶稍許。
1.比較起來﹐略微差一些。
1.形容箭一支接著一支。稍﹐箭稍。
1.猶舟子。
1.稍一放松就過去了。形容時間或機會極易失去。
1.見"稍縱即逝"。
1.竹制盛器。
1.斗筲。指容量小的盛器。亦借指少量的糧食。
1.淘米或盛米﹑盛飯用的竹器。
1.盛飯的竹籮。
1.桶。
1.竹制盛器。
1.掌舵的人。泛指船夫。
1.廣大貌。
2.眾多貌。
1.指頭發梢。
1.方言。不聰敏。
1.廚師烹調的手藝。
1.一勺水﹐一塊肉。喻量少。
1.即芍藥。古人離別常用以相贈。
1.一勺湯水。言湯水量少。
1.舀東西的器具。約作半球形﹐有柄。
2.人腦后高突的部分。
1.灼爍。熱貌。勺﹐通"灼"。
雙子葉植物,芍藥科。多年生草本。羽狀復葉?;ù?,粉紅、紫紅、黃、白等色,有芳香。是著名觀賞植物。根加工后,為傳統中藥白芍,有鎮痛和解熱作用。
1.同"迢遞"。
2.遠貌。
1.美玉名?!吨駮o年》卷上"癸命扁伐山民,山民進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愛二人。女無子焉,斫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后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
1.傳說中的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