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1.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盛器。以竹或葦編成,圓形,有蓋。
1.出自《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高子執簞食與四脡脯。
2.出自《薦士》詩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
2.
竹或葦編的小箱。
1.出自《儀禮·士喪禮》櫛於簞,浴衣於篋。
2.出自《左傳·哀公二十年》與之一簞珠。
3.出自《齊民要術·水稻》藏稻,必須用簞,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氣則爛敗也。
3.
瓢類盛器。參見“簞醪投川”。
1.出自《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間或謂之簞,或謂之??,或謂之瓢。
4.
見“簞竹”。竹名。
1.出自《南方草木狀·簞竹》簞竹,葉疏而大,一節相去六七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硾浸紡績為布,謂之竹疏布。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