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村莊,泛指較小的居住區。
2.
名詞
某些居民區或場所。
3.
形容詞
粗俗。
4.
名詞
(Cūn)姓。
1.
亦作“邨”。
2.
鄉下,農村。參見“村居”、“村姑”等。
1.出自《水滸傳》白玉喬叫道:“我兒,你自沒眼,不看城里人村里人,祇顧問他討甚么?”
3.
農村基層組織。
1.出自《舊唐書·職官志二》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
2.出自《資治通鑒·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張令柔殺平陰十七村民。
4.
樸實。
1.出自《張協狀元》我婆且自寬心,張協為人恁底村,婆要鏡,沒時豈敢上婆門。
2.出自《古村為曹迪賦》詩魏國南來有子孫,至今人物古而村。
5.
蠢,笨。
1.出自《折桂令·張謙齋左轄席上索賦》曲想獻玉遭刑費本,算揮金買笑何村。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孩兒生得命里孤,嫁了無知村丈夫。
3.出自《齊天樂·二月十三夜宴汪笛舫宅》詞檀板驚飛,笑山禽村甚。
6.
粗俗。
1.出自《鶴林玉露》秦檜之夫人,常入禁中。顯仁太后言近日子魚大者絕少。夫人對曰:“妾家有之,當以百尾進。”歸告檜,檜咎其失言,與其館客謀,進青魚百尾。顯仁拊掌笑曰:“我道這婆子村,果然!”
2.出自《喜春來》曲冠兒褙子多風韻,包髻團衫也不村。
3.出自《紫簫記·納聘》四娘,你說話村得怕人!
4.出自《新年試筆》黃昏時,從一座一座的建筑物里,涌出無數老的、少的、村的、俏的人來。
5.出自《山居午睡起弄花》詩浸得荷花水一盆,將來洗面漱牙根,涼生須鬢香生頰,沉麝龍涎卻是村。
7.
粗劣;惡劣。
1.出自《答王鞏》詩是家豪逸生有種,千金一擲頗黎盆。連車載酒來,不飲外酒嫌其村。
2.出自《殺狗勸夫》他罵道孫二窮廝煞是村,便待要趕出門。
8.
狠,兇。
1.出自《朱子語類》有那村知縣,硬自捉縛,須要他納。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鄭衙內〕氣莽聲高叫呼,對人騁盡百般村。
3.出自《金線池》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發起村來,怕不筋都敲斷你的!
9.
猶言急壞;忙壞。刪;忙;急。
1.出自《贈閣皂山懶云道士詩客張惟深》詩合皂峰頭半朵云,化為道士到吾門。問渠真個如云懶,為許隨風處處村?
2.出自《壽陽曲·四時》曲折梅花不傳心上人,村煞我隴頭春信。
10.
譏誚,奚落。
1.出自《紅樓夢》襲人笑道:“你這個人,一天不挨他兩句硬話村你,你再過不去。”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先生還道:“你怎的連博弈猶賢這句書也不記得?你不肯學,便作一首無所用心的詩我看。”先生是個村我的意思,這首詩怎的好作?
11.
村莊。
1.出自《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出自《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出自《贈圖牧山》詩僮奴數十家,雞犬自成村。
4.出自《新兒女英雄傳》這村名叫申家莊,在河北白洋淀旁邊。
12.
指農村基層行政單位。某些地方相當于鄉區。參見“村長”。
1.出自《暴風驟雨》偽滿時代,他當過村長。
2.出自《帶燈·星空》村長問這黑的夜,咋去縣城呀。
3.出自《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委的報告說:部分村屯(按:黑龍江省的村是行政單位,等于關內各省的鄉。黑龍江省的屯,不是行政單位,等于關內各省的村。)在群眾自找對象中,已經開始產生“強找強,排擠貧困農民”……等等不健康的現象。
4.出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直到一九四五年夏天的時候,才發動起一個改造村政權的大會。
1.見"南山壽"。
1.樂舞名。
1.見"南越"。
1.亦作"南粵"。
2.古地名,今廣東廣西一帶。
3.國名。秦末趙佗建立,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亡。
4.指越南。
1.指鸚鵡。
1.南飛之云。常以寄托思親﹑懷鄉之情。
2.指唐南霽云。
1.明中葉以后出現的一種戲曲形式。在一個劇本內兼用南北曲或專用南曲。類似短的傳奇,但仍稱為雜劇。戲曲史上稱之為南雜劇,以別于元雜劇。
1.遼代實行南北分治,設南北宰相府,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大政。
1.住室南面的書房。
2.指清代南書房。
1.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陜西勉縣西南行至劍門關,是古代聯系漢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元明以后通稱"南棧道"。參見"石牛道"。
1.廬山的古名。
古國名。唐代以烏蠻為主體,包括白蠻等族在今云南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原為六詔之一,因地處五詔之南得名。公元738年,皮邏閣得到唐朝支持統一六詔。全盛時轄滇、川南、黔西。多民族雜居。通用漢文,采用官制,流行佛教。902年覆滅。
1.唐南詔名畫。亦名《南詔國史圖》﹑《中興國史畫》。唐光化二年(南詔中興二年,公元899年)南詔畫師繪,取材于南詔地方政權建立的故事。畫筆生動精美,宗唐人筆法,為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原藏故宮,今在日本。
1.指烏蠻等族。
1.猶南航北騎。
1.亦作"南針"。
2.即指南針。因能指示方向,故常用來比喻正確的指導和準則。
1.星名。即南極老人。古時認為此星可主宰人壽命的短長。
1.南行。
2.征伐南方。
1.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
2.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1.上古時官名。
1.周畿內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鎬京南,故稱。又因在新鄭西,也叫西鄭。
1.見"南威"。
1.朝南的樹枝。
2.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
3.借指梅花。
4.《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國。
1.即冬至。
1.指川南和云貴一帶。
2.指嶺南地區。
3.泛指南方,南部地區。
1.泛指南方地區。
2.指豫章郡。
3.借指徐穡。
4.指南陽。
5.指兩粵。 6.古代州名。唐武德二年,初置南州,宋改南川縣。即今四川省南川縣。
1.東漢陳蕃做豫章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唯徐穡來訪,特設一榻,徐一去就把榻懸掛起來。因徐穡為豫章人,故稱"南州榻"◇用為禮遇嘉賓之典實。
1.即合浦珍珠,是世界有名的珍珠。
1.南山的竹子。借指竹簡。
2.即毛竹。竹的一種。
1.南方口味的菜肴。
1.春秋時衛靈公夫人。也稱厘夫人。宋女,子姓,與宋公子朝私通。太子蒯瞶惡之,欲殺南子,未成,出奔◇蒯瞶即位,遂殺南子。
1.分居在南邊的祖先。
2.佛教禪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禪師。
1.見"難捱"。
1.亦作"難挨"。
2.不易忍受。
1.難以忍受。
1.不易使安定。
2.不能保證﹔保不住。
1.禍亂的根源。
1.難以肯定。
1.猶難舍。
1.詰難批駁。
2.指詰難批駁的文章。
1.猶難道。
1.不易應付。
1.孕婦分娩困難。
2.比喻不易完成或難以實現。
1.不能信任。
1.不能相遇。
2.難以承受﹔忍受不了。
3.猶戲耍。
4.猶使氣﹐生氣。
1.猶戲耍。
1.不易得到。
2.引申為可貴。
3.不容易。
4.猶多虧﹐承蒙。表示感謝之意。
1.猶賢弟。
1.見"難兄難弟"。
1.問題難以解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