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拋擲。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人回嗔作喜,收拾了刀杖,將老王尸首攛入澗中。
2.出自《燕青博魚》我一只手揪住那廝黃頭發,一只手把腰腳牢掐,我可敢滴溜撲活攛那廝在馬直下。
3.出自《三國演義》儒大怒,雙手扯住太后,直攛下樓。
4.出自《兒女英雄傳》如今把井面石撬起來,把這些個無用的死和尚都攛下去。
2.
慫恿,教唆。參見“攛掇”。
1.出自《碧蓮繡符》相公衣錦回家,被人攛得高興,娶了四五個偏房。
2.出自《腐蝕·九月十九日》在這個地方,人人是笑里藏刀,攛人上屋拔了梯子,做就圈套誘你自己往里鉆。
3.
奔跑;逃竄。
1.出自《宣和遺事》是時曹勉自河北攛歸。
2.出自《蕭淑蘭》來往官媒,一刬地錦繡攢,人亂攛,親屬交錯,羅綺彌漫。
3.出自《水滸傳》只好聲東擊西,等那廝們亂攛,便好下手。
4.出自《孽海花》眼犄角里仿佛看見一個黑人,向房門外直攛。
4.
交上。特指參加科舉考試完了卷子。
1.出自《金錢記》曾向貢院中攛了卷,金榜上將名顯。
2.出自《紅梨花》不想今年他攛過卷子,一舉成名,得了頭名狀元。
5.
湊集。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三十、五十家攛來,比及儹到,是幾個齋供。
6.
混雜;摻雜。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正在禁架不定之際,只見這個李三不知在那里走將進去,也攛在里頭了,抓起色子,便待要擲下去。
2.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江南八》其狡者多用贗銀,有攛銅……灌鉛。
7.
長出;伸出。
1.出自《農政全書》﹝堇堇菜﹞葉似鈹箭頭樣,而葉蒂甚長。其后,葉間攛葶,開紫花。
8.
謂氣味濃烈透入鼻內。
1.出自《紫釵記·河西款檄》燒下些大尾子羊好不攛人的鼻。
9.
急促或匆忙地做。
1.出自如:他做事總是臨時現攛。
10.
方言。發怒;發脾氣。也寫作“躥”。如:老婆兒攛啦:“你……你成心氣死我呀!”
11.
用同“躥”。跳。
1.出自《水滸傳》那個大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只因兩家都被二盜所殺,小婦人攛入水中,遇救得活。
3.出自《鏡花緣》唐敖駝了林之洋將身一縱,攛上墻頭,四處眺望。
12.
將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煮一下就撈出來。
1.出自《夢粱錄·分茶酒店》載有“攛香螺”、“攛望潮青鰕”、“攛鱸魚清羹”、“攛小雞”、“清攛鵪子”、“科頭攛魚肉”等。
13.
宋金元時捶丸游戲中擊球的長棒。
1.出自《丸經·承式》讓采索窩,忘攛成算。
2.出自《丸經·試藝》權有立者,蹲者,行者,飛者
1.同"魂飛魄散"。
1.猶印象。
1.盛貌。
2.眾多貌。
3.動貌。
1.精神理智。
1.夢中精神交接。
1.即魂輿。
1.形容驚恐萬分。
1.形容驚恐萬分。
1.猶批注。《宋史.藝文志二》有《三劉漢書標注》六卷。三劉,劉敞﹑劉攽﹑劉奉世。
2.謂注明排印格式。
1.高柱。
①衡量事物的準則技術~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②本身合于準則,可供同類事物比較核對的事物~音ㄧ~時。
壓強的一種常用單位,1標準大氣壓等于1,01
3.25百帕。
指一百斤麥子磨出八十五斤白面的面粉。
經過放置和嚴格過濾,調整其氯度約為1938‰的大洋海水。密封在玻璃安瓿中。國際上以此作為測定海水的氯度和鹽度的統一標準。為使用方便,有的國家據此制備了本國的標準海水。中國標準海水由青島海洋大學制備,其氯度為17‰~19‰。
為適應科學發展和合理組織生產的需要,在產品質量、品種規格、零件部件通用等方面規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叫做標準化。我國現在通行的有國家標準和部標準(由部一級頒定的標準)兩種。
1.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規格生產的零件或部件。這種零部件能通用在各種機器﹑儀器﹑設備﹑建筑物上,并具有互換性。
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標準鏡頭所表現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簡稱標準煤耗”。將不同發熱量的各種煤統一折算成發熱量為29308千焦/千克的標準煤”后算得的煤耗率。主要用于在燃用不同煤種的各個發電廠之間進行熱經濟性比較。
①同一標準時區內各地共同使用的時刻,一般用這個時區的中間一條子午線的時刻做標準。②一個國家各地共同使用的時刻,一般以首都所在時區的標準時為準。我國的標準時(北京時間)就是東八時區的標準時,比以本初子午線為中線的零時區早八小時。
1.指采取某種技術措施或使用某種儀器所規定的最佳使用時間。
按經線把地球表面平分為二十四區,每一區跨十五度,叫做一個標準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中線的那一區叫做零時區。以東經15°,30°…165°為中線的時區分別叫做東一時區、東二時區…東十一時區。以西經15°,30°…165°為中線的時區分別叫做西一時區、西二時區…西十一時區。以東經180°(也就是西經180°)為中線的時區叫做東十二時區,也就是西十二時區。相鄰兩個標準時區的標準時相差一小時。如東一時區比零時區早一小時,西一時區比零時區晚一小時。也叫時區。
1.拖拉機的統一計算單位,每十五個牽引馬力叫一標準臺。如一臺三十六個牽引馬力的拖拉機就等于
2.4個標準臺。
英國商業銀行。由1853年設立的特許銀行和1862年設立的標準銀行于1969年合并而成。特許銀行于1858年在上海設分行,首任總經理中文名麥加利,故又稱麥加利銀行;英文chartered(特許的)在香港音譯為渣打”,故又稱渣打銀行。總行在倫敦。
標準語的語音,一般都采用占優勢的地點方言的語音系統,例如北京語音是漢語普通話的標準音。
有一定規范的民族共同語,是全民族的交際工具,如漢語的普通話。
通常規定溫度為27316k(0°c)和壓強為101325千帕(或取近似值1013×105帕)作為氣體的標準狀況。因氣體的體積跟溫度和壓強有關,在相同情況下才可比較。
1.眾多貌。
2.自空中墮下貌。
1.毛發長貌。
2.謂草木枝葉長垂貌。
1.猶飄搖。飛揚貌。
1.娼妓的俗稱。通作"婊子"。
1.高聳貌。
1.水流貌。
1.古代水名。因附會《詩.小雅.白華》"滮池"得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
1.指水稻。語本《詩.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1.流動的溪澗。
1.流水。語本《詩.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毛傳"滮,流貌。"
1.水噴流貌。
1.指水田。語本《詩.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1.古國名。在今緬甸境內。
1.勇猛。
1.剛烈駿逸。
1.即騕褭。駿馬名。
1.古代將軍的名號。
2.指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
3.指飛騎。唐杜甫有《天育驃騎歌》﹐仇兆鰲注"驃﹐疾走也。驃騎﹐猶云飛騎。"
4.古時宮中馬技。
1.漢驃騎將軍霍去病與大將軍衛青的并稱。
1.指古南蠻諸國的國君。
1.猶票姚『霍去病曾為驃姚校尉﹑驃騎將軍◇多以"驃姚"指霍去病。
1.剛烈健壯。
1.飆風;迅疾之風。
1.火焰。
1.火后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