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木名。干高數丈,可作建筑材料。
1.出自《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
2.出自《漢書·霍光傳》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2.
即崇牙。古代懸掛鐘磬架子上端所刻鋸齒。
1.出自《詩·大雅·靈臺》虡業維樅,賁鼓維鏞。
3.
通“摐”。撞擊;擊打。
1.出自《移檄京邑》樅金沸地,鳴鞞聒天。
2.出自《玉合記·奏凱》樅金太社,著帛旗常。
4.
姓。漢有樅公。見《漢書·高帝紀上》。
1.出自《正字通?木部》樅,姓。
1.見"灰身滅智"。
1.悻然﹑失望貌。
1.猶黑市。暗中進行不合法買賣的市場。
1.松鼠的一種。古代叫做鼲。毛灰褐色,頸下和腹下的毛白色。多生活在我國東北森林中。毛皮珍貴,可以制裘。
1.火灰熄滅。《史記.韓長孺列傳》"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后因用以為典。
2.火灰熄滅。《莊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謂心境枯寂不動◇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3.燒死。
4.謂灰白無人色。
1.葭灰與燧火。借指歲月。
1.關系疏遠﹑輩分極小的后代。多含貶義。
1.骯臟雜亂貌。
2.形容沒精打采。
1.火后余燼。
2.猶塵灰。
1.即灰汁。
1.佛教語。謂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現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
2.指面容污穢。
1.形容暗淡的灰色。
塵土車后卷起一片~。
1.灰心頹喪。
2.謂使頹喪。
1.燈燭或爐火的殘灰。
1.謂意志消沉,形體枯槁。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猶言灰心喪氣。
1.灰燼和腐木。喻消亡。
1.見"灰蝶"。
1.陰暗沉寂。
1.喻污濁。
1.謂節序改易。
1.見"灰殞"。
1.亦作"灰隕"。
2.猶言粉身碎骨。
1.植物灰浸泡過濾后所得之汁。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呈堿性,可供洗濯用。
1.謂意志消沉。
腦和脊髓的灰色部分,主要由神經細胞組成。
1.灰暗無生氣貌。
1.亦作"詼謿"。
2.詼諧嘲弄。
1.見"詼嘲"。
1.戲謔之辭。
1.詼諧豁達。
1.詼謔調笑。
1.亦作"詼怪"。
2.詼諧詭異。
1.諧謔嬉笑。
1.詼諧怪誕。
1.戲謔大笑。
1.戲謔。
1.恢詭奇特。
1.戲謔談笑。
1.虛夸不實。
1.猶戲謔。
1.戲謔﹐開玩笑。
1.戲謔的言辭。
1.諧謔。
1.嘲謔的話。
1.戲謔逗樂。
擬聲詞。騾馬叫聲咴咴長鳴。
1.謂征收督辦。
1.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