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縦”?!皬摹钡慕褡?。亦作“縦”。
2.
發;放。參見“縱送”。
1.出自《秋懷詩》有如乘風船,一縱不可纜。
2.出自《馬氏日抄·正統》正統戊辰,寶坻縣民周本家馬生角,長二寸,本怪而縱之野外。
3.
釋放。參見“縱舍”。
1.出自《漢書·高帝紀上》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
2.出自《平淮西碑》凡蔡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愿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
3.出自《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甲申,我師拔雅克薩,縱城中羅剎歸去。
4.
放縱;聽任。
1.出自《書·酒誥》誕惟厥縱淫泆于非彝。
2.出自《世說新語·雅量》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
3.出自《前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4.出自《包氏父子》他縱了他兒子——讓他變得這么暴躁。
5.
廣泛地;任意地。參見“縱言”。
1.出自《留別岑參兄弟》詩便以風雪暮,還為縱飲留。
2.出自《智囊補·兵智·廚人濮寺》賊兵忽見一大牌,書寧王已擒,我軍毋得縱殺,一時驚擾,遂大潰。
3.出自《木棉花》空襲剛過,我便爬上越秀山的中山紀念塔,縱眺著煙瘴漠漠的整個廣州市。
6.
騰躍。
1.出自《論衡·道虛》若士者舉臂而縱身,遂入云中。
2.出自《兒女英雄傳》自己重新把門關好,然后他才就地托的一縱,縱上房去,從房外頭跳將下來。
3.出自《松子》于是他輕輕一跳,便縱在坪上。
7.
縱令;即使。
1.出自《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2.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
3.出自《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4.出自《紅樓夢》雖有個寶玉,他又不是這里頭的貨,縱收伏了他,也不中用。
5.出自《母親》做著長姊的她,縱不看弟媳也應該看在那嬰兒的面上,對這家做得仿佛關心點似的才像樣。
8.
皺;緊蹙。
1.出自《武王伐紂平話》妲己不敢言實情之事,眉尖一縱,計上心來,奏曰:“臣啟陛下,妾往日有痛心疾,今日又發?!?/p>
2.出自《駱駝祥子》虎妞鼻子縱起些紋縷,折疊著些不屑與急切。
9.
直。與“橫”相對。
1.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2.出自《論衡·祀義》其制衣也,廣縱不過一尺若五六寸。
3.出自《小滄浪筆談》曲阜人掘地得銅器,高寸九分。八觚,觚各闊三分,頂縱七分,橫五分。
10.
“合縱”的節縮語。參見“縱橫”。
1.出自《秦并六國平話》惠王用張儀之計……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11.
通“蹤”。蹤跡。參見“縱跡”。
1.出自《圣武記》粵洋三千余里,賊縱飄忽,分兵勢單,終年在洋奔逐,汔無成效。
12.
通“蹤”。追隨;追逐。參見“縱綏”。
1.出自《司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
1.玩具名。又稱步步登﹑不不登﹑撲撲噔﹑響葫蘆。用口吹吸能發出聲響。
1.天花患者瘡毒外發時身上臉上長的皰疹。
1.《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孔穎達疏"群臣當以失晩,復恐后期,故于東方未明之時,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顛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謂忙于公務。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熱情迎客。
1.顛倒因果關系,把原因說成結果。
1.亦作"倒景"。
2.指天上最高處,日月之光反由下上照,而于其處下視日月,其影皆倒,故稱天上最高的地方為"倒影"。
3.夕陽返照。
4.泛指日光。
5.物體倒映于水中。 6.水中倒立的影子。
1.指物象倒過來映現在水中。
1.《舊唐書.段秀實傳》"及韓昮追駕,秀實以為宗社之危,期于頃刻,乃使人走諭靈岳,竊令言印。不遂,乃倒用司農印印符以追兵。昮至駱驛得符,軍人亦莫辯其印文,惶遽而回。"后以"倒用司農印"比喻在非常情況下善于應變。
1.見"倒字"。
1.謂顛倒句子中詞語的順序,以加強語意。
2.古書中反其意而用的詞語。
1.方言。謂做月工。
1.嘲笑戲弄。
1.譏笑戲弄。
1.謂譏笑和嫌疑。
1.譏笑。
1.欺侮淆惑。嗤,通"蚩"。
1.嗤笑驚訝。
1.丑美。嗤,通"媸"。
1.譏笑指摘。
1.用鼻子吭氣,表示看不起。
1.癡呆,愚笨。嗤,通"蚩"。
①美丑不辨媸妍。②好壞;賢愚不分媸妍。③高下一爭媸妍而后罷。
1.謂執筆為文﹐鋪陳翰藻。
1.分布﹐鋪陳。
1.見"摛辭"。
1.亦作"摛詞"。
2.鋪陳文辭。
1.放射光芒。
1.猶摛藻。
1.猶摛筆。
1.猶摛藻。
1.鋪陳錦繡。
1.鋪陳文采。
1.鋪陳艷麗的文辭。
1.鋪張﹐鋪陳。
1.鋪陳辭藻。意謂施展文才。
1.猶摛藻。
1.入迷的愛。
1.亦作"癡笨"。
2.遲鈍﹐不靈活。
1.指為人剛直而呆板。
2.多情善感達到癡心的程度。
1.鴟的別名。
1.亦作"癡長"。
2.謙辭。說自己比對方大若干歲。
3.謙辭。說自己虛度了若干歲。
4.謙辭。說自己徒然增加了年歲。
1.古時一種搬運巨石大木的車。
1.形容親熱。
1.亦作"癡蟲"。
2.詈詞。猶蠢貨。
1.亦作"癡床"。
2.唐代侍御史食座之南所設橫榻。謂坐此床使人驕倨如癡﹐故稱。
①遲鈍;愚昧一副癡呆相|假裝癡呆。②發呆氣得癡呆了|癡呆地站著|神情癡呆。
1.悖謬顛倒。
1.亦作"癡瞪瞪"。
2.形容神情呆滯。
1.佛教語。謂枯坐無慧。
1.猶忌妒。
1.愚笨遲鈍。
2.指韜晦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