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大塊的肉;也泛指肉食。
1.
切成大塊的肉。
1.出自《禮記·曲禮上》凡進食之禮,左淆右胾。
2.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3.出自《玉壺清話》后熙寧丁巳,不疑帥鼎,復見招為武陵之游,凡巨臠大胾,利若刀截,已六十二矣。
2.
臠割;切割成塊。
1.出自《郊居賦》瞻窮昊而無歸,雖非牢而被胾。
2.出自《招野龍對》狎于人啖其利者,扼其喉,胾其肉,可以立待。
3.
指外露的尸體。
1.出自《魏書·孝靜帝紀》辛未,詔尚書掩骼埋胾,推錄囚徒。
4.
泛指肉食;肴饌。
1.出自《祭馬仆射文》曾不濡翰,酬酢文字。曾不醉飽,以勸酒胾。
2.出自《觚剩續編·英豪舉動》書投未幾,主人即躬謁馮,延至其家,華筵奇胾,妙妓清歌,咄嗟而辦。
1.菜羹和粥。饘,粥之稠者。
1.菜羹和稀飯。
1.肉羹和大塊肉。《禮記.內則》"士不貳羹胾。"《墨子.節用中》"羹胾不重。"孫詒讓間詁"《說文.肉部》云'胾,大臠也。'……羹,大羹﹑钘羹也。"一說,胾,肉之細切者。
2.泛指菜肴。
1.形容發言不連續﹑不流暢,說話吞吞吐吐的樣子。
1.形容悲痛而聲氣堵塞貌。
1.謂憾恨郁積于心。
1.郁積難言。
1.謂泣不成聲,捶胸頓足。形容極其哀痛的樣子。
1.謂悲傷而慚愧。
哽②她才說了兩個字,話便~在嗓子眼兒里了。
1.猶悲痛。
哭時不能痛快地出聲。也作梗咽。
①食物堵住食管他嘴里像有什么東西~住,說不出話來。②哽咽。
1.見"哽噎"。
田地里稍稍高起的分界線,像狹窄的小路地~。
1.見"綆短汲深"。
吊桶的繩子很短,卻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任務重大(多用做謙辭)。
1.猶言綆短汲深。
1.繩索。
2.喻雨水瀉注貌。
1.牲口的繩套。
1.繩索。
1.一種小而厚的柿餅。山東菏澤耿莊所產最有名,因稱耿餅。
1.悲傷﹐凄愴。
1.東漢初名臣耿弇和鄧禹的并稱。王莽篡漢﹐二人皆起而佐光武定天下。
①明亮~星河。②形容忠誠~丹心ㄧ忠心~。③形容有心事~不寐ㄧ~于懷。
1.見"耿耿于懷"。
1.同"耿耿于懷"。
1.光明;光輝;光榮。
1.直率的情懷。
1.東漢初名臣耿弇和賈復的并稱。
1.猶亮節。指堅貞而高潔的節操。
1.見"耿絜"。
1.謂凝聚心頭的郁結。
〈書〉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ㄧ~之士。
1.形容物體明亮閃光的樣子。
1.指光明正直的節操。
1.正直剛烈;光明熾熱。
1.蛙之一種。
1.明命。多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
1.特立不凡貌。
1.堅貞特立。
1.亦作"耿潔"。
2.謂清白貞潔。亦指清白貞潔的人。
1.照耀。
1.郁悶難安。
1.剛強正直。
(性格)正直;直爽他是個~人,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作梗直、鯁直。
1.焦慮不安。
1.猶顯著。
1.阻塞。
1.猶桀驁。亦指桀驁不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