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荒蕪不生谷物。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雨為湗,及誘粟,輒以書言湗稼、誘粟及豤田畼毋稼者頃數。
2.
除草。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初歲祭耒,始用畼也。
3.
同“暢”。通達;暢通。
1.出自《人物志·九征》色平而畼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2.出自《籍田賦》序今王道行矣,王籍修矣,神功帝業,煥其有光,宜畼頌聲,以播樂府。
3.出自《蛾術編》分部相從,自慎為始,吾友金壇段玉裁復畼其說。
4.
通“暢”。舒暢;歡快。
1.出自《隸釋·漢酸棗令劉熊碑》順四時,積和感畼,歲為豐穰,賦稅不煩。
2.出自《夢溪筆談·雜志二》出砒霜,價錢可。贏得撥灰兼弄火,畼殺我!
3.出自《帝京景物略·上方山》畼然猶故天日,遠風平疇,泉流維緩。
5.
通“暢”。充;充實。參見“畼月”。
1.出自《淮南子·時則》急捕盜賊,誅淫泆詐偽之人,命曰畼月。
6.
通“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酒。
1.出自《春秋繁露·執贄》凡執贄,天子用畼,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
1.謂調集士兵。
1.生病。
1.部下﹑部屬。
2.附屬的部族。
1.下屬官吏。
1.見"屬草穢"。
1.猶起草。
1.帝王出行時的侍從車。秦漢以來,皇帝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屬車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進。
2.借指帝王。
1.下屬的城邑。
2.指下屬的地方官員。
3.指地方負責官員。
1.謂連綴字句為文章。指寫作。
1.見"屬辭比事"。
1.謂編茅蓋屋。
1.指詩文。
2.撰寫詩文。
1.亦作"屬詞比事"。
2.連綴文辭,排比史事◇亦泛指撰文記事。
1.指按親屬關系而從其喪服。
1.適逢﹑正當。
1.親屬。
1.至地,接觸地面。
1.寄托的情調。
1.連讀。
1.謂詩文對仗。
1.以耳觸物。常謂竊聽。
2.注意傾聽。
1.猶注意。
1.囑咐。叮囑;吩咐。
1.妾,指舊時的偏房。
1.歸屬。
亦稱上位概念”。與種概念(下位概念)相對。具有從屬關系的兩個概念中外延較大的概念。如工具書”和詞典”這兩個概念中,工具書”的外延較大,是屬概念。
1.亦作"屬穢"。亦作"屬藳"。
2.起草文稿。
1.見"屬稿"。
1.注目。
1.屬下的官吏。
1.指在杝棺之外,大棺之內的棺。用梓木制作。
1.委托國事。
2.委棄國家。
1.結好。
1.跟著別人唱。
2.指和別人的詩。
跟著別人唱◇指和別人寫的詩群臣屬和。
1.猶緬懷。
1.見"屬稿"。
1.托病。
2.生病。
1.交付圖籍。
1.指毗連地帶。
1.謂撰寫文章。
1.聚集。
1.所屬的郡縣。
1.為客斟酒,勸客(進酒)。
1.謂用新綿置于臨死者鼻前,察其是否斷氣。
2.指臨終。
1.猶依托,依靠。
1.托付。
1.謂交給執法官吏處理。
1.相連綴。
1.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