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給;給以。
1.
亦作“畁”。
2.
給予;付與。
1.出自《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2.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嘉禾﹞五年春,鑄大錢,一當五百。詔使吏民輸銅,計銅畀直。
3.出自《湘事記·軍事篇一》作新亦瀏陽人……黃锳等利用之,锳輒出銀三百元畀作新以運動軍隊。
4.出自《〈申屠氏〉序言》余侄舜庭在美研究電影有年,與洪(洪深)君諗,因以是本畀余讀之。
3.
付托;委派。
1.出自《左傳·隱公三年》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2.出自《新唐書·王世充傳》宇文化及擁兵北還,侗聽內史令元文都、盧楚等謀,以重官畀李密,使討賊。
3.出自《李自成》倘若不幸城陷,我身為大臣,世受國恩,又蒙今上知遇,畀以重任,惟有以一死上報皇恩!
4.
通“俾”。使。
1.出自《新唐書·杜暹傳》虜以金遺暹,暹固辭,左右曰:“公使絕域,不可失戎心?!蹦耸苎桑幝衲幌?。已出境,乃移文畀取之。
2.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不設刑,有罪者使象踐之;或送不勞山,畀自死。
3.出自《英杰歸真》敢請指教畀知王章,共守天朝之大典也。
5.
賜與。
1.出自《書·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
2.出自《容齋隨筆·王逢原》逢原年二十八,居實才二十。天畀其才而嗇其壽,吁,可惜哉!
3.出自《嘯亭雜錄·西域用兵始末》純皇帝實知其國內亂之可乘,足以竟先朝數十年未竟之緒,今事會適至,乃天以其國畀我大清,時不可失,遂決意用兵。
1.現被拘禁執役的囚犯。
1.禪宗謂有的放矢,對機說法。
2.謂看到眼前利益,就競相追逐。
1.委托。
1.現居王位者。
在危亡關頭勇于獻出生命。
1.見"見危授命"。
1.從小處看到跡兆。
1.謂看到事物的一些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語本《韓非子.說林上》"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被稱為;被說成。
見到和聽到的事~廣ㄧ增長~。
1.舊時對天花癥的諱詞。
2.遇到喜慶之事。
1.謂被稱美。
1.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1.指天晴日暖。
1.顯現出來的自然現象。
2.泛指現象。
1.洞察細微之事。
2.所見不廣。
3.貪小。
發生效力~快ㄧ這藥吃下去就~。
1.謂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方〉修理裝飾舊房屋、器物,使像新的把門面油漆一下,見見新。
1.見到星星。
2.謂子女奔父母之喪。語出《禮記.奔喪》"唯父母之喪,見星而行,見星而舍。"
3.謂時間早。
1.現在施行的,現在有效的。
1.現形;顯露原形。
1.相稱許。
2.答應我。
1.俗謂死。
1.猶見面。
1.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應作的事。
1.猶見贈。
1.受到懷疑。
2.懷疑。
1.謂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1.見"見義必為"。
1.見"見義勇為"。
1.特殊看待,優遇。
看見不同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1.表達意思。
2.表示心意。
1.現銀,現錢。
1.顯露跡象。
1.得到帝王臨幸。
1.受恩遇,受厚遇。
1.現有的人員。
1.猶見諒。
1.尚存;現今存在。
2.現時;現在。
1.現在佛。三世佛之一。亦用作調侃語。
1.謂至今健在的身體。
1.被責備;責備我。
1.交戰。
1.交戰,對陣。
1.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于后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語本《孟子.盡心下》"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
2.謂明見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為人所知。
5.見"見知法"。
1.漢律,吏知他人犯罪而不舉,以故縱論處,謂"見知法"。
1.表明志向。
1.見"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