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直著身體,兩腳著地或踏在物體上。
2.
名詞
(Zhàn)姓。
3.
動詞
在行進中停下來;停留。
4.
名詞
為乘客上下或貨物裝卸而設的停車的地方。
5.
名詞
為便于開展工作而設立的分支辦事機構。
6.
動詞
比喻堅持或堅守。
7.
名詞
古時傳遞軍政文書的人中途歇息或換馬的地方。
1.
直立,直著身體,兩腳著地。
1.出自《紀效新書·射法》凡射,或對賊、對把,站定觀把子或賊人,不許看扣。
2.出自《紅樓夢》平兒站在炕沿邊,打量了劉老老兩眼。
3.出自《柳河屯烽火》這聲音是站在教導員周平同志身邊的一位同志喊出來的。
2.
在行進中停下來;停留。
1.出自《紅樓夢》還有幾個粗使的丫頭連上各房的老嬤嬤奶媽子,并跟著出門的媳婦子們,黑壓壓的站了一街的車。
2.出自又如:不怕慢,只怕站。
3.
蒙古語的音譯。驛站。古時傳遞軍政文書的人中途換馬、食宿或轉遞之所。
1.出自《元史·兵志四》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蘇州到南京不上七八站的路。
3.出自《圣武記》且酉陽距重慶十八站,距貴州銅仁不及三百里。
4.
指客運、貨運的停車處所。如:北京站;終點站。參見“站赤”。
1.出自《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蓋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其給驛傳璽書,謂之鋪馬圣旨。
5.
為某種業務而設立的機構。
1.出自《旋風》這個丘八爺,就是碰上了共產黨,只怕他們還幫忙送出站哩!
2.出自又如:兵站;糧站;保健站;觀測站。
6.
古代放置飲器的用具。
1.出自《三才圖會·器用·站》以致爵,亦以承尊。形似豆而卑,口圓微侈,徑尺二寸,其周高厚俱八分;中央直與周通,高八寸,橫徑八寸;足高二寸,下徑尺四寸,徑赤中盡赤云氣。
散文。袁鷹作。1961年發表。從描寫井岡山一片郁郁蒼蒼的竹海著手,回敘井岡山人在革命年代里堅貞的革命精神,最后落筆于解放后井岡山人發揚革命傳統,為祖國再作貢獻的動人事跡。作品以竹喻人,構思精巧,文采斐然。
1.即謝公館。廢址在今安徽省當涂縣青山。南朝齊謝杋出守宣城時﹐建別宅于此山﹐故別稱"青山館"。唐許渾有《題青山館》詩﹐題注﹕"即謝公館。"
1.指得道的仙家。
1.青色的山﹐綠色的水﹐形容秀麗的景色。
1.指收買林盤﹐販運木柴﹑柎料。
1.古時學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學子﹑書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員。
4.泛指官職卑微。
5.借指微賤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書.侯景傳》﹕"自篡立后﹐時著白紗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劇中的正旦。
1.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馬"喻指失意之官吏。
1.謂皮膚受傷發青。
1.青黑色的衣裳。為賤者所服。亦借指農夫﹑蠶婦﹑僮婢等。
1.指春天。
1.亦作"青蚮"。
2.青色的蛇。
3.古寶劍名。亦泛指劍。
1.祀東方土神處。借指東方之地。
2.借指青州。轄境在今山東北部一帶,為齊故地。
1.謂為人清正﹑廉潔。
1.見"青?飯"。
1.即青帝。
2.即青衣神。
3.奇木名。
4.縣名。屬四川省。在岷江中游。西魏置青衣縣﹐北周改青神縣。
1.嫩青色。
1.青色的繩子。古時用它纏束圖版﹑界劃天子經過的御道和圍范帝王郊祀的壇場。
1.古代五行家指由青色之物所產生的能預兆災禍發生的怪異現象。
1.青色的巖石??勺鹘ㄖ牧烯p碑版等用。
2.指青石般的色﹑質。
3.石灰巖的俗稱。
古代在青竹片上記事,因稱記載史跡的書為青史”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更有清名播青史。
1.古代史官名。著《青史子》五十七篇。
2.泛指史官。
1.古代神話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代為取食﹐又曾派青鳥向漢武帝報信。見《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漢班固《漢武故事》◇因以"青使"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1.指幼兒的糞便。
1.竹的代稱。竹色青﹐故稱。
1.為青草或苔蘚之色映綠了的居室。
1.喻遮天蔽日的竹林。
1.野鴨中綠頭者。
2.青色的題簽。
1.傳說中的獸名。也稱雙雙。
2.禮服上的蝪獸形的紋飾。
3.喻蒼翠奇異的山嶺。
1.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亦借指官印。
2.借指高級官吏。
3.喻植物藤蔓。
1.道家的典籍。
2.青色的字。
1.亦作"青?"。
2.猶青瑣。
1.泛指蔬菜。
1.即灰鼠。
1.常綠喬木。亦泛指綠樹。
2.佛教語。喻佛門弟子。
1.青白色的霜﹔秋霜。一說司霜之神為青女﹐故名。
2.袍名。其色青白﹐故稱。
3.喻指斑白的頭發。
4.指劍。劍光青凜若霜色﹐故稱。
1.南朝梁普通年間﹐"有童謡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后侯景作亂﹐乘白馬以青絲為韁﹐兵皆青衣﹐從壽春進軍建康。見《梁書.侯景傳》﹑《隋書.五行志上》◇因以"青絲白馬"指作亂的人。
1.即青絲簡編。
1.用青絲聯綴成的竹簡書。泛指古代史冊。
1.青色絲繩的馬絡頭。
2.借指坐騎。
1.謂莊稼未黃熟就干旱而死。
1.青兕牛。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青色﹐重千斤。
1.蒼翠的松樹。
2.喻指堅貞不移的志節。因松樹四季常青﹐故云。
1.指墳墓。因古時墓地多植松柏﹐故稱。
1.一種草本植物。似紫蘇﹑白蘇而青。嫩葉可食﹐子﹐莖可入藥。
2.泛指現砍現燒的生柴新草。
1.蒜苗。
1.喻指青碧如玉的泉水。
1.青春。
2.指年少。
3.春天。
1.亦作"青穟"。
2.未熟的谷穗。
3.指青色的燈花或燭花。
1.見"青穗"。
1.見"青筍"。